芦笋腋芽一步成苗组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金东

作者: 卢金东;王波;厉广辉;周长生;尹俊玉;王兴军;赵术珍

作者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芦笋;腋芽;组织培养;生根;再生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23 年 55 卷 006 期

页码: 42-46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外植体及其消毒方法、生根培养激素组合的筛选,建立了芦笋腋芽一步成苗的组培快繁方法.结果表明,以 5~10 mm腋芽为外植体,接种在 1/2MS+0.05 mg/L NAA+0.1 mg/L KT+1.0 mg/L嘧啶醇+1.0 mg/L IBA+2%蔗糖+0.65%琼脂的培养基上,30 天左右即可生根,45 天左右根长可达 1 cm;再生根可分为 3 种类型,即从芽基部长出的粗壮肉质根(Ⅰ型)、从愈伤组织上再生的不定根(Ⅱ型)以及从芽基部长出的细长根(Ⅲ型),在确定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上产生的根主要是Ⅰ型根.培养 60 天后芽伸长明显,长度可达3~5 cm;培养 70 天后,将生长健壮的生根苗进行炼苗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 98%以上.该方法能够为芦笋优异单株的快速繁殖提供解决方案,为规模化生产F1杂种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S644.6

  • 相关文献

[1]双瓣茉莉离体微繁技术. 李聪聪,陆长梅,佘建明,邓衍明,叶晓青. 2012

[2]夏蜡梅腋芽微繁殖及叶片不定芽再生. 何晓兰,姚青菊,刘桂华,张保龙,倪万潮. 2009

[3]抗茎枯病芦笋品种离体培养的研究. 高建明,代真真,杨峰,张世清,陈河龙,郑金龙,易克贤. 2013

[4]芦笋试管苗生根途径优化研究. 曹岩坡,代鹏,戴素英. 2010

[5]高效的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涌鑫,关宁,李聪. 2008

[6]高效的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涌鑫,关宁,李聪. 2008

[7]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腋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胡峰,施琼,黄烈健. 2015

[8]不同激素对双瓣茉莉不定芽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李聪聪,叶晓青,佘建明. 2014

[9]观赏向日葵腋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戚永奎,陈涛,朱明,陈建平,沈羊城,陈永红,葛兆建. 2018

[10]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禹. 2020

[11]蔗汁在甘蔗腋芽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江清梅,陈海生,刘连军,唐利球,廖韦卫,李晓羚,马文清,韦海球,李杨瑞. 2019

[12]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和加卫,徐中志,唐开学,毕海林,和秀云,杨正松,朱映安. 2006

[13]豆腐柴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刘慧春,朱开元,金关荣,潘晓韵,周江华. 2008

[14]秋福树莓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毕海林,杨正松,杨洪涛,李燕,和志娇,和加卫. 2013

[15]大叶相思茎段腋芽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高洁,王玲. 2003

[16]优良木薯品种新选048离体快繁技术. 陆柳英,谢向誉,周慧文,严华兵. 2014

[17]野生树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毕海林,徐中志,和加卫,和秀云,朱映安,杨正松,杨洪涛. 2007

[18]单瓣茉莉腋芽萌发研究. 卜朝阳,卢家仕,何荆洲,闫海霞. 2013

[19]杂交狼尾草腋芽的离体培养与组培快繁技术. 苏艳,杨宝明,黄玉玲,李永平,王丽花,龙媛,张艺萍. 2019

[20]红宝玉树莓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毕海林,徐中志,和加卫,和秀云,朱映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