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基因组微卫星的分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军红

作者: 夏军红;朱彩艳;苏天凤;江世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鳍鲷;基因组;微卫星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7 年 14 卷 02 期

页码: 321-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磁珠富集法构建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共挑选60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发现58个克隆分别含(GA)n或(CA)n两碱基重复单元。进一步通过序列比对,最终获得41个具有特异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其中,23个克隆含有(GA)n或(CT)n两碱基重复序列,17个克隆含有(GT)n或(CA)n重复序列,另1个含有以上两种重复类型。获得的微卫星序列中,单一型及间断型序列各有20条,另有1条属于复合型序列。序列长度为117~512 bp,平均259 bp。微卫星核心序列两碱基重复5到38次,绝大多数序列重复次数大于10。基于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并获得了3对能够在黄鳍鲷基因组有效扩增的微卫星引物。本研究旨为进一步开展黄鳍鲷分子育种及资源评价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中国明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孔杰,高焕. 2005

[2]假眼小绿叶蝉微卫星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倩,陈学新,韩宝瑜. 2016

[3]454测序技术开发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 程晓凤,黄福江,刘明典,汪登强. 2011

[4]三疣梭子蟹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宋来鹏,刘萍,李健,刘振辉. 2008

[5]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高焕,刘萍,孟宪红,王伟继,孔杰. 2004

[6]串联重复序列的物种差异及其生物功能. 高焕,孔杰. 2005

[7]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虾夷扇贝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倪守胜,杨钰,柳淑芳,庄志猛. 2018

[8]虾虎鱼科(Gobiidae)基因组微卫星DNA的分布特征. 白翠翠,柳淑芳,庄志猛. 2016

[9]漾濞槭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 史雯茜,马秋月,陈梓馨,李倩中,李淑娴,李淑顺,朱长虹,朱璐,颜坤元,杜一鸣. 2024

[10]不同光照条件黄鳍鲷仔鱼摄食行为及其规律初探. 张春禄,陈超,李炎璐,王鲁,陈世峰,张梦琪,邵彦翔,大田智,盐崎雅史. 2015

[11]斑节对虾南海2号混养黄鳍鲷和褐篮子鱼对池塘水质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郭晓奇,周发林,马志洲,姜松,罗国武. 2019

[12]不同规格黄鳍鲷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李俊伟,罗志平,区又君,李加儿,胡瑞萍,温久福. 2022

[13]深圳湾沿岸池养黄鳍鲷的繁殖生物学. 李加儿,区又君. 2000

[14]野生与养殖黄鳍鲷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 王永翠,李加儿,区又君,苏慧. 2012

[15]半胱胺盐酸盐和LHRH-A对黄鳍鲷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石和荣,张为民,刘晓春,柯浩,林浩然. 2005

[16]3个水域黄鳍鲷线粒体DNA D-loop基因序列多态性研究. 刘红艳,江世贵,苏天凤,龚世园. 2004

[17]黄鳍鲷白细胞介素1β基因2种表达载体的构建. 李建柱,江世贵. 2005

[18]黄鳍鲷主要消化酶活性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比较研究. 李希国,李加儿,区又君. 2005

[19]黄鳍鲷骨骼肌伴肌动蛋白的纯化及其抗体制备. 杜雪莉,周利亘,王锡昌,熊何健,苏文金,曹敏杰. 2008

[20]南海区4种鲷鱼精子的适盐性比较. 江世贵,李加儿,区又君,郑运通.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