κ-卡拉胶与刺槐豆胶复配胶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璐

作者: 陈璐;王兴娜;李文芳;金青;缪锦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κ-卡拉胶;刺槐豆胶;复配胶;粘度;协同作用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22 期

页码: 108-111+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不同配比、浓度、pH和不同阳离子对κ-卡拉胶与刺槐豆胶复配胶粘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κ-卡拉胶与刺槐豆胶(质量比为6∶4)复配胶的静态和动态流变学特性,以及温度对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胶的质量比为6∶4时存在协同增效作用,粘度最高;浓度和pH都对粘度有所影响;不同阳离子都会使复配胶的粘度降低,但KCl对粘度的影响最小。根据剪切速率与粘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κ-卡拉胶与刺槐豆胶复配后抗剪切能力增强。一定温度范围内,复配胶的储能模量高于单体胶的储能模量,而复配胶的损耗模量低于单体胶损耗模量,这表明复配胶的凝胶性质较两种单体胶更加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在65℃时损耗模量大于耗能模量,体系由凝胶状化向溶胶状态转换,确定了复配胶的融化点为65℃,这为今后的植物胶囊的制备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01.7

  • 相关文献

[1]刺槐豆胶/瓜尔豆胶复合体系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郭杰,郭肖,张朝阳,王铖博,慕星星,张继. 2017

[2]亲水胶体对糯玉米汁稳定性影响. 林美娟,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金邦荃. 2012

[3]κ-卡拉胶/K+凝胶体系对鱼糜凝胶特性和流变的影响. 汤嘉慧,郭全友,邹咪,谢晨,熊泽语,包海蓉. 2020

[4]地毯草黄单胞菌产黄原胶与魔芋胶复配胶的流变性. 郑梅霞,朱育菁,刘波,黄素芳,陈峥,葛慈斌,张连宝. 2016

[5]刺槐豆胶酶解产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谢静静,王中成,崔虎,乜豪,张铁涛,高秀华,乔宇. 2019

[6]烟熏牛肉方腿的研制. 江舰,万娅琼. 2007

[7]氧化κ-卡拉胶/聚丙稀酰胺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李招玉,李向平,杨少玲,潘创,李春生,胡晓,赵永强,邓建朝,戚勃. 2024

[8]食用甘薯品种的部分理化特性与口感品质的关系. 王庆南,戎新祥,周一波,陈正宏,赵荷娟,程润东,佘义斌. 2007

[9]甜菜果胶和柑橘果胶功能特性的研究. 李琳,张睿. 2015

[10]气氛条件对玉米淀粉辐射改性的影响. 钟志君,周培国,赵永富,汪敏. 2019

[11]响应面优化甜高粱汁酶解工艺分析. 叶勒生·托合达别克,涂振东,李斌斌,娜迪拉·外力,陈紫芸,李学文. 2022

[12]不同酶制剂对降低大麦、小麦和黑麦粘性的作用. 徐子伟,邓波,刘敏华,费笛波,李永明,徐莹. 2004

[13]非糯性大米粉糊粘度性质的研究. 黄立新,高群玉,黄农荣,黄天世. 2002

[14]饲料非淀粉多糖抗营养机理的研究进展. 张变英,王芳,上官明军,张红岗,刘燕萍. 2006

[15]变性淀粉与膳食纤维在番茄酱中的应用. 单成俊,周剑忠. 2007

[16]罐藏新鲜银耳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李怡彬,陈虹,郑明初,梁静. 2006

[17]离子液体[bmim]BF_4与溶剂DMSO相互作用的研究. 王远,罗小玲,罗瑞峰,邢丽杰,郝家勇. 2011

[18]不同淮山药种质(品种)的粘度比较与聚类分析. 韦本辉,甘秀芹,韦民政,唐秀桦,熊军,郑虚. 2012

[19]杂粮粉与小麦粉粘度特性比较研究. 孟婷婷,周柏玲,石磊,田志芳. 2012

[20]麦麸超微粉-淀粉混合体系理化特性研究. 李渐鹏,尚玉荣,刘润书,徐同成,刘丽娜,刘振华,杜方岭,陶海腾.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