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方式对藜麦淀粉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春婷

作者: 杜春婷;党斌;杨希娟;张杰;张文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藜麦;淀粉;加工方式;结构;功能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22 年 37 卷 004 期

页码: 54-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藜麦加工方式对其淀粉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采用蒸制和萌发处理藜麦籽粒及挤压膨化处理藜麦全粉,对不同处理后的藜麦进行淀粉提取与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蒸制、萌发和挤压膨化处理藜麦后,其淀粉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损伤程度依次为挤压膨化>蒸制组>萌发组;淀粉粒径增大,但其晶型和表面基团未改变;蒸制和萌发组淀粉结晶度提高,挤压膨化组则显著降低.蒸制使淀粉老化值显著升高,挤压膨化使淀粉透光率显著增大,而萌发可以提高淀粉的融冻稳定性(P<0.05).3种加工方式均改善了藜麦淀粉溶解性和溶胀度,淀粉黏度增大,耐剪切能力和热糊稳定性下降,但蒸制、萌发组的糊化温度升高而挤压膨化组显著降低(P<0.05).

分类号: TS210.1

  • 相关文献

[1]加工方式对藜麦营养及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吴立根,屈凌波,王岸娜,周素梅. 2020

[2]加工方式对藜麦化学成分及风味的影响. 李敏,张倩芳,栗红瑜,孟晶岩. 2021

[3]不同加工方式对藜麦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张文刚,兰永丽,党斌. 2022

[4]羧甲基纤维素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甘炳成. 2007

[5]核桃蛋白的结构、营养价值、制备、功能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吴萍,周际松,邓乾春,董娟,金伟平,尚伟,刘昌盛,彭登峰. 2024

[6]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藜麦淀粉含量. 曹晓宁,田翔,赵小娟,王君杰,刘思辰,穆志新,陈凌,王海岗,陆平,陶梅,秦慧彬,乔治军. 2017

[7]藜麦粉末中主要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石振兴,朱莹莹,杨修仕,任贵兴. 2017

[8]谷粒湿热处理对薏仁米淀粉形态、结构与热特性的影响. 刘星,范楷,司文帅,张其才,饶钦雄,杨俊花,宋卫国. 2018

[9]淀粉结构在高静压作用下发生的变化. 刘超,郭志利,石磊,孟婷婷,周柏玲,梁霞. 2017

[10]超微粉碎对淀粉结构和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夏文,李积华,王飞,魏晓奕,张振文. 2015

[11]甘薯淀粉的结构、成分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邓福明,木泰华,陈井旺,ABEGUNDE Oluwaseyi Kemi. 2012

[12]离子液体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应用研究进展. 王丽,刘红芝,刘丽,王强. 2017

[13]不同工艺的低硫苷菜籽饼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洁,张麟,陈燕,孔德顺,王安娜. 2011

[14]加工方式对发芽糙米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赵旭,高树成,李佳. 2019

[15]不同工艺的低硫苷菜籽饼粨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洁,张麟,陈燕,孔德顺,王安娜. 2011

[16]豆秸加工方式和用量对辽宁绒山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包布和,贾志海,张微,朱晓萍. 2011

[17]不同加工方式对青稞膳食纤维组成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张倩芳,李敏,栗红瑜,孟晶岩. 2020

[18]不同加工方式对铁皮石斛品质的影响. 缪晓丹,徐丽红,宋仙水,宋敏全,吕捷. 2020

[19]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的影响. 崔旭盛,靳鹏博,李鑫,宗建新,祁飞,高秀强,刘灵娣,胡肖肖,谢超. 2019

[20]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宋萌萌,刘媛,王健,张璇,彭发智,高清海,任丛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