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风味物质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军
作者: 赵军;卢德勋;马燕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奶;风味;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中国奶牛
ISSN: 1004-4264
年卷期: 2008 年 01 期
页码: 47-49
摘要: 牛奶以其独有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牛奶风味已成为评价牛奶等级的重要指标,也在逐渐改变人们对牛奶的传统消费观念。本文主要对牛奶的风味物质,特别是牛奶中的愉快风味物质和影响风味物质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分类号: TS252.1
- 相关文献
[1]奶牛饲料对牛奶风味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马燕芬,卢德勋,王丽芳. 2007
[2]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对牛奶加热程度及风味变化的评价. 宋慧敏,芦晶,吕加平,赵伟丽,李东花,朱永明. 2016
[3]影响牛奶中糠氨酸质量分数变化的因素. 陈冲冲,文芳,陈美霞,郑楠,王加启,李明,任辉,李松励. 2017
[4]二十碳五烯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牛奶中含量的调控. 刘凯珍,张养东,郑楠,王加启. 2019
[5]基于Nerlove模型的我国牛奶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王宏宇,王明利,石自忠. 2016
[6]发酵肉制品中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王俊钢,刘成江,李宇辉,郭安民,韩冬印. 2014
[7]葡萄酒风味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曹炜玉,路文鹏,舒楠,杨义明,范书田. 2022
[8]鸡肉品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丽,许欣纯,罗威,罗成龙,陈鹏,严霞,李莹,张德祥. 2022
[9]磷脂酶A2对肉制品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裕,徐佳美,李金玲,李鹏鹏,马晶晶,耿志明,王道营,徐为民. 2022
[10]影响鸡肉风味的因素. 赵伟. 2008
[11]风味前体物质在肉类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张莺莺,刁玉段,张佳杰,王洪洋,涂尾龙,黄济,周杰珂,谈永松. 2024
[12]牛奶中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智宇. 2014
[13]提高牛奶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刘镜,刘和,田建芝. 2011
[14]乳蛋白的环境控制技术. 蒋永清,周永华. 2000
[15]SNAP快速检测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的比较分析. 付成平,欧阳华学,胡莉. 2009
[1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九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孟瑾,吴榕,韩奕奕. 2008
[17]中国奶业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杨从科,张贯生,杨金深. 2006
[18]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6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残留. 张小刚,王霞,戴春风,陈美莲. 2018
[19]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 赵宇翔,彭少杰,赵建丰,胡耀铭,喻文娟,韩奕奕. 2011
[20]不同乳源牛乳中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的比较研究. 陈静廷,卜登攀,马露,杨晋辉,李发第.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宁夏地区设施栽培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孙殷沁沁;闫元元;曲继松;张丽娟;朱倩楠;赵军;张金波;蔡祖聪;黄新琦
关键词:设施栽培;大田土壤;土壤细菌群落;土壤生态功能;土壤理化性质
-
河西走廊富硒制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赵军;王淑英;樊廷录;杨珍;张德;殷稳娜;祁鑫
关键词:河西走廊;富硒;制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作者: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关键词:奶牛;酮病;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
甘蓝型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晏伟;杨德政;秦信蓉;程尚明;赵军;王丹丹;罗雯;鲍坤;喻时周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宝油187;高油分;新品种;隐性核不育;芥酸;硫甙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和凋亡的干预作用
作者:宝华;户春丽;安彦昊;张春华;马燕芬
关键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脂多糖(LPS);炎性损伤;细胞凋亡
-
宁夏设施栽培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谢祎;闫元元;田兴武;曲继松;张丽娟;朱倩楠;赵军;张金波;蔡祖聪;黄新琦
关键词:设施栽培;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功能预测
-
PPP5C基因调控牛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功能研究
作者:冯兰;冯雪;马玉林;张令锴;马燕芬;魏大为;李芬;张路培;杨润军;马云;蔡蓓
关键词:PPP5C;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增殖;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