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小麦恢复系MR168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勇

作者: 李生荣;李俊;周强;杜小英;李太军;杨武云;郑有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小麦;恢复系;抗条锈病基因;基因推导;遗传分析;微卫星标记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11 年 33 卷 11 期

页码: 1263-12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杂交小麦普及推广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基因推导法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恢复系MR168的抗条锈性遗传规律及其控制基因染色体位置。结果表明,MR168对CY29、CY31、CY32、CY33等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高抗至免疫;对SY95-71/MR168杂交组合的正反交F1、BC1、F2和F3群体分单株接种鉴定显示,MR168对CY32号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该抗病基因来源于春小麦品种辽春10号。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分析抗病亲本MR168、感病亲本SY95-71及183个F2代单株,发现了与MR168抗条锈病基因连锁的5个微卫星标记Xgwm273、Xgwm18、Xbarc187、Xwmc269、Xwmc406,并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1BS着丝粒附近,暂命名为YrMR168;构建了包含YrMR168的SSR标记遗传图谱,距离YrMR168最近的两个微卫星位点是Xgwm18和Xbarc187,遗传距离分别为1.9 cM和2.4 cM,这两个微卫星标记可用于杂交小麦抗条锈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黄淮麦区34个小麦主栽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推导. 刘太国,刘博,高利,罗培高,陈万权. 2019

[2]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国际鉴别寄主SpaldingsProlific中抗条锈病基因YrSpP的微卫星标记. 郭玉华,王悦冰,刘太国,蔺瑞明,徐世昌. 2005

[3]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抗条锈病基因Yr9的微卫星标记. 徐世昌,蔺瑞明,万安民,李景鹏,吴立人. 2005

[4]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国际鉴别寄主Spaldings Prolific中抗条锈病基因YrSpP的微卫星标记. 郭玉华,王悦冰,刘太国,蔺瑞明,徐世昌. 2005

[5]东北春性杂交小麦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 王岩. 2009

[6]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H9015-17抗条锈病基因的标记定位. 马东方,方正武,李强,尹军良,王文凯,王保通. 2015

[7]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 赵珂,李秋荣,侯璐,白耀博,蒋礼玲,魏有海,郭青云. 2021

[8]中国小麦农家品种成株抗条锈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王凤涛,曹杨,陈永宁,徐世昌,蔺瑞明. 2009

[9]小麦种质WS4-8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分子作图. 杨随庄,代芳,刘光辉,黄可兵,杨仕雷,王炜,康晓慧,邢国风. 2015

[10]小麦农家种红秃头和霸王鞭的抗白粉病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范洁茹,周益林,马占鸿. 2017

[11]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CI108抗条锈病新基因的鉴定、基因推导与分子标记定位. 王丽敏,张增艳,徐世昌,王丽丽,辛志勇. 2007

[12]中国小麦农家品种‘老白麦’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张建周,王建超,王吐虹,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张忠军,徐世昌. 2017

[13]人工合成小麦CI191抗条锈病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标记定位. 刘慧娟,陈洋,徐世昌,何名召,辛志勇,张增艳. 2010

[14]小麦农家种红秃头和霸王鞭的抗白粉病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范洁茹,周益林,马占鸿. 2016

[15]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王昌华,张燕之,华泽田,徐正进,郑文静,赵家铭,刘欣,王辉,周毓珩. 2009

[16]棉花新恢复系64R的选育及遗传研究.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刘巷禄,赵俊侠,石跃进. 2014

[17]江苏省育成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海风,程保山,杨加银. 2013

[18]一个新的水稻叶绿素缺失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黄晓群,王平荣,赵海新,邓晓建. 2007

[19]小麦抗条锈基因Yr69的连锁标记开发. 杨文静,乔麟轶,李欣,郭慧娟,陈芳,张树伟,常利芳,贾举庆,畅志坚,张晓军. 2022

[20]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Yr10、Yr18及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 刘博,刘太国,高利,陈万权.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