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对贵州黄壤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欢
作者: 赵欢;张萌;刘海;肖厚军;秦松;崔宏浩;郑常祥;祝云芳
作者机构: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关键词: 新型肥料;玉米;养分吸收;氮素利用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390-1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区玉米轻简化栽培模式的新型肥料品种,【方法】以玉米品种黔单24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探索不同养分释放原理的新型肥料(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沃夫特缓释肥、千里马缓控释肥和长效氮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一次性施入新型肥料和传统多次追肥模式与不施肥相比,均能显著提高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总量,其中沃夫特缓释肥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高于传统施肥,其他3种新型肥料则与传统施肥无显著差异。不同新型肥料的养分释放时期和释放速率存在差异,造成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情况不同,稳定性长效缓释肥和沃夫特缓释肥处理籽粒N吸收量与传统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千里马缓控释肥和长效氮肥处理籽粒N吸收量显著低于传统施肥处理;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沃夫特缓释肥和千里马缓控释肥处理显著提高籽粒中P吸收量;新型肥料处理籽粒中K吸收量与传统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氮素收获指数最高,达67.92%。【结论】与耗时费工的传统施肥方式相比,稳定性长效缓释肥和沃夫特缓释肥省时省工,提高玉米整株干物质积累量,且产量无显著变化,二者更适合在贵州黄壤区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模式下新型缓释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 赵颖,史书强,何志刚,娄春荣. 2016
[2]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宏,曾雄,王爱莲,哈丽哈什·依巴提,李青军,张炎. 2021
[3]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Ⅱ.有机物料与磷肥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2012
[4]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Ⅱ.有机物料与磷肥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2012
[5]等氮量投入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秀芝,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 2012
[6]前期控氮对夏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彩彩,陶洪斌,王璞,戴明宏. 2010
[7]棉秆炭对灰漠土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唐光木,姚红宇,孙宁川,刘会芳,秦蓓. 2015
[8]秸秆还田条件下分层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解占军,韩瑛祚,何志刚,王秀娟. 2023
[9]水肥一体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郑德波,邹成林,韦新兴,黄爱花,吴永升,蒋维萍,韦慧,莫润秀,黄开健. 2015
[10]翻压二月兰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璐,曹卫东,白金顺,曾闹华,高嵩涓,常单娜,志水胜好. 2014
[11]生物炭配施化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吕贝贝,张丽萍,张贵云,刘珍,范巧兰,姚众. 2020
[12]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罗照霞,雷建明,马忠明,杨虎德,杨志奇. 2018
[13]菌根化育苗对田间不施磷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高雪冬. 2021
[14]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吉林省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李前,谢佳贵. 2013
[15]土层水分非均匀供应下施锌对玉米植株中Ca、Fe、Mn、Cu吸收积累的影响. 汪洪,刘荣乐,金继运. 2012
[16]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李孝勇,王文军,朱宏斌. 2005
[17]尿素硝酸铵溶液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运红,姚健,宝德俊,和爱玲,骆晓声,杜君,杨占平,杜保池. 2018
[18]土施L-蛋氨酸、L-苯基丙氨酸、L-色氨酸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陈明昌,程滨,张强,丁玉川,杨治平,刘平. 2005
[19]滴灌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军,张炎,胡伟,胡国智,孟凤轩,冯广平,刘新兰. 2014
[20]不同增效氮肥品种及用量对玉米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运红,孙克刚,杜君,文祥鹏,和爱玲,郑春风,杨焕焕,张洁梅,丁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南籼北种:南方杂交籼稻东北种植的设想及育种实践
作者:刘海;邓竹清;曾理文;孙志忠;余东;吕启明;段美娟;袁定阳
关键词: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南籼北种;瑞两优1053
-
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遗传区段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作者:聂蕾;何玥;郭爽;王栋;涂亮;刘鹏飞;李娟;王安贵;蒋喻林;祝云芳;陈泽辉;吴迅;郭向阳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基于60Co-γ辐射的玉米自交系T32改良与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黄一;吴舟;陈宝;肖平方;肖逸飞;涂亮;刘鹏飞;蒋喻林;王安贵;祝云芳;陈泽辉;吴迅;郭向阳
关键词:骨干玉米自交系;辐射诱变;表型性状;多样性
-
内蒙古开鲁鸡心果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作者:孙世民;肖立东;谭焕光;张萌;李志强;李树宝;杨磊;胡小冬;岳强;王志华
关键词:开鲁鸡心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优势;对策
-
长期不同轮作模式对黄壤区稻田土壤碳氮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彦伶;李渝;熊涵;张雅蓉;黄兴成;杨叶华;朱华清;张萌
关键词:稻田;轮作;有机碳;氮;土壤酶
-
6份玉米Suwan改良系抗病性评价与育种应用
作者:王天宇;郭向阳;黄露;王黎明;祝云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
关键词:玉米;Suwan种质;改良系;抗病性;育种应用
-
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聂蕾;涂亮;吴迅;祝云芳;蒋喻林;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SNP标记;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