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陆地棉异交亲合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耿军义

作者: 耿军义;张香云;刘素恩;刘存敬;王兆晓;崔瑞敏;郭宝生;赵秀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基因型;异交亲合力;杂交铃;性状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04 年 8 卷 04 期

页码: 33-36

摘要: 研究了人工授粉条件下 6个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纯合度高的陆地棉亲本的异交亲合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间的异交亲和力差异很大 ,杂交成铃率在41 4%~ 83 8%之间 ,平均杂交种产量 1 2 2 5 5~ 2 2 5 7 5kg/hm2 ;杂交铃与其母本自交铃相比 ,铃重降低幅度 1 61 %~ 2 0 75 % ;衣分降低 7 1 4%~ 1 0 62 % ;籽指提高 2 86%~8 33%。指出棉花杂交种筛选应在确保杂种优势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亲本的异交亲和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选择 ,最大限度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 ,降低制种成本。

分类号: S562.035

  • 相关文献

[1]新疆陆地棉铃柄长与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关系. 张大伟,魏鑫,徐海江,刘忠山,李春平,徐建辉. 2018

[2]陆地棉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的建立与育种利用初探. 郭宝生,韩泽林,耿军义,崔瑞敏,刘素恩,王兆晓,刘存敬,张香云. 2006

[3]1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福相,王旭文,孔宪辉,刘文豪,乔金鑫,刘丽,司爱君,袁路,余渝. 2023

[4]1978—2007年三大棉区陆地棉品种特性比较分析. 孙君灵,何守朴,杨晓东,余学科,杜雄明. 2014

[5]生态环境对陆地棉品种主要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稳定性分析. 孔德培,孔德培,拜克热·斯迪克,王艳,龚举武. 2020

[6]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主要由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 石玉真,张保才,李俊文,刘爱英,袁有禄. 2008

[7]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8]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9]陆地棉早熟性、丰产性基因效应研究. 曾浩. 2011

[10]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李强. 2000

[11]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技术规程. 王刚,陈兵,张鑫,王旭文,韩焕勇,叶春秀,樊庆鲁. 2018

[12]陆地棉早熟基因来源的遗传分析. 艾尼江,刘任重,赵图强,秦江鸿,张天真. 2013

[13]陆地棉纤维品质基因效应研究. 杨正书. 2011

[14]棉株载铃量对其主要性育性状的影响. 杨铁钢,黄树梅. 1999

[15]栽培措施地陆海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俊兰,翟学军. 1996

[16]新疆陆地棉抗病育种现状及对策. 李培夫. 2000

[17]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18]鸡脚叶陆地棉育种研究进展. 张雪林,韩世杰,彭凡嘉,周德桂,巩养仓. 2016

[19]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 2000

[20]棉株载铃量对其主要生育性状的影响. 杨铁钢,黄树梅,靳永胜,孟菊茹,刘凤玲.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