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割手密远缘杂交后代产量性状的遗传及分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才文

作者: 吴才文;Phillip Jackson;范源洪;赵俊;赵培方;刘家勇;刘新龙;侯朝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远缘杂交;产量性状;遗传;分离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9 年 10 卷 02 期

页码: 262-2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甘蔗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云南75-1-2远缘杂交,ROC25与远缘杂交后代云野02-356进行回交,分别获得F1和BC1群体,利用R软件,分析了两个群体全部真实性后代产量性状的遗传和分离表现。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皆较高,BC1群体株高、有效茎和蔗茎产量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F1群体有增大的趋势;主要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正态分布特性,产量因素与甘蔗产量、甘蔗有效茎数与株高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F1株高、有效茎、蔗茎产量和宿根性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甘蔗野生种割手密远缘杂交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吴才文,Phillip Jackson,刘家勇,赵培方,赵俊,范源洪,刘新龙. 2011

[2]冬小麦与天蓝偃麦草远缘杂交的回交世代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 畅志坚,赵怀生,李生海. 1993

[3]药用野生稻抗稻褐飞虱鉴定与利用技术研究. 朱汝财,韦素美,武波,黄凤宽,李道远,唐建淮. 2004

[4]不同熟期小麦品种间杂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利华,许梅芬. 1997

[5]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周军,邹小云,周瑶敏. 2008

[6]芥菜型油菜多室角果的解剖特征及遗传分析. 吕泽文,徐平,张向向,文静,易斌,马朝芝,涂金星,傅廷栋,沈金雄. 2012

[7]马铃薯抗病毒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李文刚,巩秀峰,王林萍,赵秀艳,张惠敏. 1993

[8]冬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刘新月,卫云宗. 2006

[9]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长速节律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许振良. 1994

[10]红麻(HibiscuscannabinusL.)长速节律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许振良. 1994

[11]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长速节律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许振良. 1994

[12]甘蔗杂交后代亲子关系真实性同工酶鉴定研究初报. 经艳芬,桃联安,杨李和,张家瑞,孙友方,姚育刚,董立华,楚连璧. 2001

[13]玉米双交F_1群体中SSR遗传标记位点的遗传分离分析. 陈志伟,张文龙,杨文鹏,王明春,蔡一林,牛素贞. 2008

[14]甘蔗正反交对光合特性及主要产质量性状的差异研究. 唐仕云,王伦旺,李翔,黄海荣,黄家雍,谭芳,黎焕光,方锋学. 2011

[15]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甘蔗分蘖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陈荣发,周慧文,丘立杭,黄杏,吴建明,李杨瑞. 2019

[16]甘蔗引进品种与云割F_3亲本遗传力与配合力分析. 郎荣斌,边芯,孙有芳,董立华,桃联安,安汝东,周清明,俞华先,杨李和,经艳芬. 2018

[17]甘蔗杂交组合耐寒评价分析. 贤武,廖诗童,周会,梁强,桂意云,李杨瑞. 2011

[18]甘蔗实生苗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 赵丽萍,刘家勇,覃伟,昝逢刚,杨昆. 2014

[19]甘蔗梢腐病致病菌甘蔗镰刀菌的分离及鉴定. 王长秘,罗志明,李银煳,王晓燕,张荣跃,李婕,尹炯,单红丽. 2025

[20]小麦远缘杂交的珍贵种质沙丘小麦. 郑殿升,马瑞,刘三才,宋春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