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雌性不育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黎燕霞

作者: 黎燕霞;宋书锋;王天抗;李懿星;董皓;邱牡丹;李磊;张龙辉;李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雌性不育;分子机理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3 年 21 卷 005 期

页码: 1658-16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雌性不育是由水稻雌性器官发育异常引起的不育.随着生物技术及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对雌性不育的研究已从细胞学水平过渡到对分子机理的探索.科研工作者不断挖掘新的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也定位和克隆到一些水稻雌配子发育相关基因.由于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水稻雌配子发育调控网络中的分子机理研究还有所欠缺.本研究通过水稻雌性不育的突变类型、雌性器官发育异常导致的基因突变,描述了水稻雌性不育的发生机理及雌性不育突变材料在机械化制种中的应用,为雌性不育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高荣村,姜程曦,魏晓星,陆金根,李金军. 2009

[2]水稻籼粳杂种雌性不育的细胞学初步观察(简报). 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1993

[3]水稻突变体FSV1雌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 赵炳然,胡远艺,刘耀光,袁隆平. 2010

[4]水稻耐冷QTL定位以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李育红,王志平,戴正元,黄年生. 2016

[5]水稻广谱抗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苏菁,陈深,朱小源. 2020

[6]水稻氮高效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郑兴飞,胡建林,董华林,王红波,查中萍,殷得所,周黎,徐得泽. 2020

[7]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成志伟,杨剑,李亦群,梁铃,殷绪明,张朝良,杨塞,谢宝贵,曹孟良. 2005

[8]寒地粳稻耐碱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 王英,张国民,李景鹏,马军韬,王永力,张丽艳,邓凌伟. 2016

[9]水稻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焦爱霞,杨昌仁,曹桂兰,李点浩,郭建春,金钟焕,金弘烈,李圭星,韩龙植. 2008

[10]水稻抗旱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韩明珍,王静,赵均良,周玲艳,马雅美. 2024

[11]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遗传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肖层林,黎妮,王伟平. 2013

[12]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贺治洲,尹明,谢振宇,沈建凯,王悦. 2014

[13]水稻抗旱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英,张浩,马军韬,张丽艳,邓凌伟,王永力,高晶,张国民. 2018

[14]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 王建军,王才林. 2013

[15]水稻穗粒数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董皓,李懿星,宋书锋,王天抗,邱牡丹,张立成,李磊,黎燕霞,李莉. 2021

[16]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段琉颖,吴婷,李霞,谢建坤,胡标林. 2022

[17]水稻生殖生长期对高温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马廷臣,夏加发,唐光勇,王元垒,李泽福. 2010

[18]光肩星天牛受辐雌成虫的不育性初步研究. 唐桦,姜文胜,陈梅红,郑哲民,康忠. 2001

[19]小麦染色体2DS雌性育性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侯北伟,窦秉德,杨晋彬,顾正中,朱晓滨,徐海风,王芳. 2008

[20]苜蓿雌性不育发生机制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张静文,金樑,冯光辉,张树振,王晓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