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点蜂缘蝽发生动态及不同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明惠

作者: 谢明惠;钟永志;严丹侃;孙宗涛;潘志金;陈浩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诱捕器;发生动态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38-4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点蜂缘蝽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逐年加重,为探明该虫在安徽地区的发生规律,于2020—2021年在阜阳利用聚集信息素监测大豆田点蜂缘蝽的发生动态,同时评价了4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阜阳监测点点蜂缘蝽的发生高峰期在7—8月;年际间发生总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诱捕器的比较试验表明,风车型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量最高,显著高于新型蛾类诱捕器和新型风车型诱捕器。研究结果可为点蜂缘蝽监测及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害虫点蜂缘蝽防治研究进展. 魏然,于晓光,李阳,崔杰印,吴俊彦,位昕禹,崔少彬,陈祥金. 2023

[2]诱捕条件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田间效果的影响. 阎伟,刘丽,李朝绪,黄山春,覃伟权,彭正强. 2015

[3]点蜂缘蝽在山东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研究. 孙晓辉,吴斌,王守海,蒿文仙,姜珊珊,洪浩,辛志梅,孙宗涛,辛相启. 2023

[4]温度胁迫对点蜂缘蝽成虫呼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陈菊红,崔娟,张金平,毕锐,高宇,徐伟,史树森. 2018

[5]温度对点蜂缘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崔娟,唐佳威,毕锐,张金平,史树森. 2018

[6]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为害对大豆植株“症青”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 李文敬,高宇,胡英露,李昇,毕锐,张金平,史树森. 2020

[7]点蜂缘蝽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种群敏感性测定. 郭江龙,闫秀,李耀发,安静杰,党志红,魏洪亮,高占林. 2023

[8]点蜂缘蝽试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 郭江龙,李耀发,安静杰,党志红,魏洪亮,高占林. 2023

[9]日本平腹小蜂对点蜂缘蝽的控害潜能研究. 李文敬,陈菊红,米倩倩,卓富彦,钟永志,豆少辉,张峰,史树森,张金平. 2021

[10]点蜂缘蝽对大豆田间为害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古晓红,杨婷婷,张海生,王军,李方舟. 2019

[11]噻虫嗪不同施药方式对点蜂缘蝽成虫的防治效果. 王自杰. 2024

[12]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李晓维,罗雪君,王丽坤,章金明,张治军,黄俊,吴建辉,吕要斌. 2019

[13]载体中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的释放速率测定及其储藏温度筛选. 李晓维,孙冉冉,章金明,张治军,张立猛,吕要斌. 2020

[14]西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在两种载体中的释放规律及引诱效果. 孙冉冉,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张立猛,吕要斌. 2020

[15]天牛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胡发广,毕晓菲,付兴飞,李贵平,李亚男,吕玉兰,黄家雄. 2020

[16]12种聚集信息素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 陈青,梁晓,伍春玲,陈谦,张哲. 2019

[17]华北大黑鳃金龟聚集信息素的分离鉴定及其引诱效果. 李建一,曹雅忠,尹姣,兰建强,李克斌. 2018

[18]昆虫聚集信息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张鑫鑫,房迟琴,尹姣,张帅,李克斌. 2015

[19]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应用. 黄山春,马子龙,覃伟权,李朝绪,余凤玉,韩超文. 2008

[20]椰树犀牛甲虫聚集信息素的简易合成. 乐俊明,陈鹰,丁映.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