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杰

作者: 杨杰;张勇;赵照林;王华;萧晋川;刘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木耳;栽培方法;吊袋栽培;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食用菌

ISSN: 1000-8357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06 期

页码: 51-52,56

摘要: 通过对黑木耳吊袋栽培的品种、开口方式以及吊袋间距等的试验,研究了影响黑木耳吊袋栽培不同因素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优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黑888和黑981的产量最高,但黑981的生育期指标综合表现较好;开Y型口,开口数量为90个/棒时,能取得最高生物学效率(115.90%),在吊袋间距和宽度为35 cm时,黑木耳产量和优质品率,分别为48.6 g/棒和85.0%.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寒地秋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史磊,王延锋,王金贺,潘春磊,盛春鸽,刘姿彤,张鹏,于海洋,董雪梅. 2016

[2]秦岭山区钢架大棚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模式. 王晓巍,李通,刘晨曦,杨建杰,伏晓辉. 2024

[3]“梅津农法”对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正祥,郑鹤龄,潘洁,王德芳,刘万华. 2006

[4]不同栽培基质对黑木耳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潘春磊,王延锋,史磊,盛春鸽,王金贺,赵静. 2021

[5]短裙竹荪室内栽培法比较研究初报. . 1995

[6]热风干燥对黑木耳品质的影响. 白植方,方佳佳,贾振宝,宋婷婷,范丽军,陶菲. 2023

[7]西藏林芝野生黑木耳与人工栽培黑木耳品质比较分析. 刘江,李梁,薛蓓,王强锋,罗章,张彦龙. 2016

[8]黑木耳栽培中不同覆盖材料比较试验. 曾凡清,张大伟,朱强,吴岩课. 2017

[9]黑木耳露地栽培不同划口时间和方式对耳芽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徐全飞,潘天任,聂建军,牛宇,冯婉君,李彩萍,潘保华. 2018

[10]五株工厂化栽培的黑木耳生理特性比较. 陈辉,郝海波,赵静,顾忆龙,汪虹,王倩,陈明杰,张津京. 2020

[11]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多糖黑木耳菌株. 李庆伟,李文,周益帆,杨焱,王金斌,孔祥辉. 2023

[12]小孔袋栽培黑木耳试验. 施礼,邹玉亮,潘祖华,金群力,冯伟林. 2016

[13]果渣袋料栽培黑木耳试验. 刘姿彤,王延锋,史磊,王金贺,潘春磊,盛春鸽,张鹏,董雪梅. 2016

[14]富硒栽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万水霞,蒋光月. 2016

[15]不同硒含量基质对黑木耳生物学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刘姿彤,钱华,王延锋,史磊,王金贺,盛春鸽,张鹏,于海洋,赵静. 2022

[16]冷冻储存对黑木耳菌包特性和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马银鹏,宋长军,李树红,包旭翔,戴肖东,张丕奇,张介驰. 2024

[17]两种常规育苗与栽培方法对遵椒2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杨红,姜虹,赖卫,涂祥敏. 2008

[18]两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Ⅰ.不同栽培方法对春播制种效果的影响. 邓锡兴,宁祖良,席代汶. 2000

[19]两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Ⅰ.不同栽培方法对春播制效果的. 邓锡兴. 2000

[20]商品化小甘薯栽培方法研究. 徐飞,唐忠厚,李洪民,张爱君,史新敏,朱红,孙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