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遗传转化Rfo获得青花菜Ogura CMS恢复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苗苗

作者: 邢苗苗;许园园;卢昱宇;严继勇;曾爱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花菜;遗传转化;Ogura CMS;Rfo;绒毡层和花粉壁发育相关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15 期

页码: 2966-29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将来自萝卜的胞质不育恢复基因Rfo导入到青花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主栽商业品种‘耐寒优秀’(命名为SFB45)中,获得Ogura CMS恢复系,打破Ogura CMS材料在生产上无法再利用的现状,为优异种质的创制和改良提供新途径。【方法】利用基因合成的方法克隆萝卜Rfo的CDS及其启动子序列,构建表达载体pRfo::Rfo。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侵染SFB45的具柄子叶和下胚轴,进行再生、抗性苗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阳性植株,开花期观察转基因植株的育性恢复情况;用亚历山大染液分析对照组及阳性株的花粉活力;分别提取对照组及阳性株<3 mm和>3 mm花蕾的RNA并反转录成单链cDNA,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分析Rfo及绒毡层和花粉壁发育相关基因在SFB45及对应的育性恢复材料花蕾中的表达差异。【结果】通过遗传转化共获得10个阳性株系,其中8个株系育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花粉活力为84.2%—90.4%。RT-PCR分析结果表明,育性恢复植株花蕾中Rfo表达,绒毡层发育关键调节因子DYT1和TDF1及花粉壁主要成分孢粉素合成所必需的基因ACOS5在育性恢复植株<3 mm花蕾中上调表达。绒毡层降解相关基因AMS、四分体胼胝质壁及花粉外壁发育所必需的基因CalS5和CYP703在育性恢复植株>3 mm花蕾中上调表达。分析阳性株系R-1、R-3和R-6自交及杂交后代发现转入的Rfo能稳定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结论】通过遗传转化Rfo获得了优良青花菜Ogura CMS商品种SFB45的育性恢复系,且Rfo的转入使绒毡层及花粉壁发育相关基因恢复正常表达。

分类号: S635.3

  • 相关文献

[1]甘蓝Ogura CMS育性恢复基因Rfo的传递效率解析及育种应用. 任文静,于海龙,陈立,张斌,陈文迪,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吕红豪,王勇,季家磊,张扬勇. 2021

[2]青花菜新品种瑞青8号的选育. 秦文斌,戴忠良,吴国平,王建华,张振超,潘跃平. 2013

[3]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加倍及倍性鉴定. 张振超,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肖燕,潘跃平. 2014

[4]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5]绥阳县青花菜与其他作物复种高效模式. 王天文,文林宏,曾令明,刘永昌,许洋,王光敏. 2004

[6]胡萝卜-香菜-青花菜一年三茬有机栽培试验. 马超,王天文,陈禹,陈胜亚. 2010

[7]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在青花菜叶片强光破坏防御中的作用. 颉敏华,张继澍,郁继华,颉建明. 2009

[8]荔浦芋-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张兴无,李向林,高安辉,黄静. 2007

[9]高萝卜硫素青花菜新品种‘福青1号’. 黄科,吴秋云,李宾,郑金贵. 2008

[10]播期、密度对幸运青花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郭军,祖艳侠,顾闽峰,吴永成,郑佳秋. 2010

[11]青花菜苗期幼茎色遗传及其与成株叶缘色和低温下花蕾色的相关性. 潘跃平,金永庆,戴忠良,毛忠良,吴国平,秦文斌,张振超. 2010

[12]青花菜新品种瑞绿5号的选育. 戴忠良,张振超,潘永飞,秦文斌,姚悦梅,王建华. 2013

[13]青花菜的速冻工艺. 袁春新,唐明霞,吴浩,邹平. 2008

[14]青花菜转录因子基因BoWRKY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陈贝贝,蒋明,苗立祥,李温平. 2012

[15]青花菜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戴忠良,秦文斌,肖燕,骆骏. 2005

[16]利用雄性不育品种选育青花菜三交种. 毛忠良,潘永飞,金永庆,戴忠良,秦文斌,张振超,潘跃平. 2011

[17]有机水稻—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戴忠良,秦文斌,肖燕. 2009

[18]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与有机硅混用在青花菜上的安全使用技术. 赵学平,郑永利,吴长兴,陈丽萍,俞瑞鲜,苍涛,吴声敢,王强. 2009

[19]青花菜褐茎病的症状及其病原鉴定. 王汉荣,王连平,方丽,李伟龙,苏英京,赵建阳. 2010

[20]青花菜新品种瑞绿6号的选育. 戴忠良,秦文斌,潘永飞,姚悦梅,王建华,孙春青.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