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混播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玉梅

作者: 夏玉梅;唐宁;詹祎捷;卜小兰;胡远艺;余木兰;淡俊豪;曹孟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混播;混收;雌性不育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制种程序复杂、种子成本偏高是制约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混播机械化制种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和阐述了一种利用雌性不育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新技术.

分类号: S233.71

  • 相关文献

[1]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高荣村,姜程曦,魏晓星,陆金根,李金军. 2009

[2]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邓华凤,张武汉,孙平勇,何强. 2013

[3]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王跃星,葛露方,朱旭东. 2011

[4]叶绿体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于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初步探索. 谢灵灵,崔玲玲,严礼,左佳,贺荣华,赵迎曦,曹孟良. 2010

[5]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回顾及持续发展对策. 刘爱民,肖层林,廖伏明. 2023

[6]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张德文. 2017

[7]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谢红军,余应弘. 2012

[8]'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 曾佳,刘玲,谭炎宁,许可,孙学武,欧阳宁,袁贵龙,袁定阳,段美娟. 2021

[9]中浙优1号机械化制种技术初探. 唐昌华,陈卿,张鹏,高誉,童汉华. 2014

[10]光肩星天牛受辐雌成虫的不育性初步研究. 唐桦,姜文胜,陈梅红,郑哲民,康忠. 2001

[11]小麦染色体2DS雌性育性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侯北伟,窦秉德,杨晋彬,顾正中,朱晓滨,徐海风,王芳. 2008

[12]苜蓿雌性不育发生机制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张静文,金樑,冯光辉,张树振,王晓娟. 2011

[13]栽培苜蓿的繁殖特性和遗传机制及种子生产. 李晓霞,金樑,王晓娟. 2008

[14]水稻籼粳杂种雌性不育的细胞学初步观察(简报). 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1993

[15]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乳突细胞的细胞学观察. 李春宏,付三雄,陈新军,戚存扣. 2012

[16]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1的细胞学观察.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5

[17]水稻突变体FSV1雌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 赵炳然,胡远艺,刘耀光,袁隆平. 2010

[18]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花器官形态及其受精能力.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7

[19]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3

[20]水稻的雌性不育研究进展. 黎燕霞,宋书锋,王天抗,李懿星,董皓,邱牡丹,李磊,张龙辉,李莉.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