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产生原因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乔淑媛
作者: 乔淑媛;滕巧泱;李雪松;刘芹防;张志飞;王思琪;李泽君;杨健美;王彩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点突变;免疫逃逸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ISSN: 1674-6422
年卷期: 2024 年 32 卷 004 期
页码: 39-45
摘要: 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我国最主要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造成禽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H9N2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是防控该疫病的最有效方式,然而,H9N2病毒在免疫压力下容易产生抗原变异,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其机制尚不清楚。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模拟H9N2禽流感免疫压力筛选出携带HAD201N单点突变的逃逸株,但HAD201N如何导致H9N2病毒逃逸株出现的原因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利用8质粒反向遗传技术方法拯救出1株A/Chicken/Shanghai/1/2006(H9N2)(简称SH1)及其免疫逃逸株rSH1-HAD201N。为了鉴定HAD201N是否通过影响H9N2禽流感病毒复制能力而导致病毒发生免疫逃逸,用0.001 MOI的病毒接种MDCK并测定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HAD201N点突变可显著降低rSH1病毒的复制能力,且病毒复制能力的变化不是rSH1病毒发生逃逸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HAD201N是否通过影响H9N2病毒抗原变异而产生病毒逃逸株,将原毒株与突变毒株加入佐剂后免疫鸡以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利用交叉HI试验,计算R值并分析抗原变异,结果表明rSH1与rSH1-HAD201N的R值为2,说明HAD201N会导致rSH1发生显著的抗原变异,从而使病毒在免疫压力下逃逸。本研究为探索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规律及其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4
- 相关文献
[1]野生H7N9流感病毒与H7N9/PR8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曲志远,王增,马树杰,孔晖晖,施建忠,曾显营,陈化兰. 2017
[2]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王西西,陈青,吴映彤,郭晓宇,李金祥. 2018
[3]外泌体:病毒与宿主博弈的另一"角斗场". 朱依凡,于少雄,仇华吉,王翀. 2020
[4]非洲猪瘟病毒的免疫逃逸策略. 孙茂文,王涛,孙元,杨玉莹,仇华吉. 2021
[5]布鲁菌16M感染后宿主免疫相关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差异分析. 周玉成,郭梦楠,程世鹏,张海威,周曼莉,乔连江,杨艳玲. 2019
[6]非洲猪瘟病毒MGF36014L靶向MAVS抑制Ⅰ型干扰素的产生. 王洋,崔帅,鑫婷,王西西,于海男,陈世钰,蒋亚君,高新桃,庞忠宝,姜一曈,郭晓宇,贾红,朱鸿飞. 2022
[7]非洲猪瘟病毒的非必需基因:真的可有可无吗?. 罗瑞,潘力,孙元,黄淑坚,仇华吉. 2021
[8]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李庆超,苗利光. 2009
[9]口蹄疫病毒利用自身蛋白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李显,张富东,张中旺,张永光,潘丽. 2020
[10]非洲猪瘟研究进展. 商雨,温国元,赵宗正,张文婷,张腾飞,罗青平,邵华斌. 2018
[11]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及防控研究现状. 陈永艳,杜承,王晓钧. 2024
[12]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 王亚磊,茆达干,孟春花,李静心,曹少先. 2014
[13]非洲猪瘟病毒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赵旭阳,靳家鑫,路闻龙,张帅,黄丽,张改平,孙爱军,庄国庆. 2022
[14]非洲猪瘟病毒免疫逃逸特性. 谢春芳,于瑞嵩,董世娟,陈冰清. 2021
[15]非洲猪瘟病毒MGF360-14L靶向MAVS抑制Ⅰ型干扰素的产生. 王洋1,崔帅1,鑫婷1,王西西2,于海男1,陈世钰1,蒋亚君1,高新桃3,庞忠宝1,姜一曈1,郭晓宇1,贾红1,朱鸿飞1. 2022
[16]一株携带犬细小病毒VP2融合基因的重组狂犬病毒的构建. 谭业平,赵静,郭霄峰,何孔旺. 2018
[17]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其在FMDV研究中的应用. 刘光清,刘在新,谢庆阁. 2003
[18]基因Ⅰ/Ⅴ型日本脑炎嵌合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研究. 夏琦琦,张俊杰,杨扬,张妍,赵秋华,李宗杰,李蓓蓓,刘珂,邵东华,邱亚峰,魏建超,马志永. 2023
[19]糖蛋白G基因在基因组P-M位的插入重组表达对狂犬病毒Flury LEP致病力的影响. 翟洪月,陶丽红,葛金英,王喜军,冯娜,帅磊,马良,步志高. 2011
[20]反向遗传技术及其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关洪鑫,李志勇,白银梅,柳纪省.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荷斯坦奶牛肝脏组织中与泌乳时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
作者:张志飞;唐雪颖;闵力;童雄;陈卫东;巨向红;李大刚
关键词:荷斯坦奶牛;肝脏;泌乳;繁殖性能;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全基因组基因编辑MDCK细胞文库的构建
作者:朱媛媛;许榜丰;闫鸣昊;刘芹防;滕巧泱;苑纯秀;李雪松;李泽君
关键词:CRISPR/Cas9;MDCK细胞系;全基因组;基因编辑
-
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泌乳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
作者:唐雪颖;张志飞;童雄;陈卫东;闵力;巨向红;李大刚
关键词:荷斯坦牛;肌肉组织;基因表达;泌乳期;繁殖力;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
pSETsac B质粒构建及其对达卡气单胞菌kdp E基因的有痕与无痕敲除效率评价
作者:凌博;陈丽青;王宇;杨诺;范丽霞;郭桂英;李雪松;曾纪锋;李迁;郑继平
关键词:pSETsac B;kdp E基因;基因敲除
-
饲喂沉香叶对育肥黑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物的影响
作者:闵力;吴林瑛;童雄;谭昇;孙浩;张志飞;丁迪云;陈卫东;徐斌;李大刚
关键词:沉香叶;育肥黑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代谢物
-
获能前后绵羊精子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毛飞;杨燕燕;苏杰;赵高平;李秀男;王大清;巴音吉日嘎拉;曹贵方;王彩云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精子获能;乳铁蛋白;绵羊
-
不同来源单宁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作者:王思琪;孔祥祎;杨梦然;宁灿;范慧;肖文广;邬静;梁曾恩妮;袁志航
关键词:水解单宁;缩合单宁;饲料添加剂;畜禽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