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超

作者: 徐超;王思凯;赵峰;宋超;庄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口;Ecopath模型;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特征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309-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长江口2016-2017年度4次渔业资源和理化环境的调查数据,运用Ew E(版本6.4.3)软件构建长江口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模型功能组包括隐埋性底栖生物、头足类、虾类、蟹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共14个功能组,对该河口生态系统能流分布、营养级聚合分析、能流转化效率及系统发育成熟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集中在1~3.93,其中浮游植物与碎屑的营养级为1,浮游动物营养级为2.18,鱼类的营养级分布较广,为2.41~3.93;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分布集中在营养级Ⅰ~Ⅲ中,营养级Ⅰ级所占能流比例最高,为53.67%;营养级聚合分析表明,低营养级间的能量转化效率相对较低,而高营养级间的能量转化效率较高。此历史时期长江口生态系统总体能量转化效率为9.3%,表明该河口能量的利用效率未达到最适程度;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该历史时期系统杂食指数和联结指数分别为0.321、0.345,表明长江口生态系统功能组的聚合度较低,食物网结构较为简单,较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而生产量/总呼吸量的比值为1.245大于1,表明该河口生态系统趋于不成熟。

分类号: S931.1

  • 相关文献

[1]基于Ecopath模型的胶州湾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分析. 马孟磊,陈作志,许友伟,张魁,袁伟,徐姗楠. 2018

[2]基于Ecopath模型的胶州湾生态系统比较研究. 马孟磊,徐姗楠,许友伟,张魁,袁伟,陈作志. 2018

[3]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分析. 马孟磊,陈作志,徐姗楠,张俊,于文明. 2020

[4]基于Ecopath模型的增殖放流对南朗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冯瑞玉,陶峰,郭禹,秦传新,孙金辉,吴一桂,王静. 2025

[5]春、夏季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结构分析. 李磊,沈新强. 2010

[6]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溶解硅酸盐(DSi)、营养盐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分析. 李磊,王云龙,蒋玫,唐峰华,沈新强. 2014

[7]法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及对我国粮食消费的借鉴. 赵一夫. 2007

[8]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大亚湾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 汪慧娟,张文博,黄洪辉,徐姗楠,刘华雪. 2021

[9]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东海北部及其邻近水域主要游泳动物营养结构变化. 纪炜炜,李圣法,陈雪忠,阮雯,周进. 2015

[10]大宁河下游主要鱼类营养结构的时空变化. 邓华堂,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4

[11]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鲥鯸淀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齐延凯,陈曦,郭楠楠,裘丽萍,孟顺龙,陈家长. 2021

[12]东海中北部游泳动物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 纪炜炜,陈雪忠,姜亚洲,刘勇,胡芬,李圣法. 2011

[13]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研究. 汪慧娟,徐姗楠,张文博,黄洪辉,齐占会,程琪,刘华雪. 2024

[14]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营养结构研究. 宁加佳,杜飞雁,王雪辉,王亮根,谷阳光,李亚芳. 2016

[15]上犹江水库鲢鳙生态增殖区与禁捕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差异的研究. 巫曦雅,龚海波,易霈霈,傅雪军,余进祥,余智杰,孟子豪,黄滨,王淑兵. 2024

[16]新形势下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研究. 谭光万,王秀东,王济民,梅旭荣,刘旭. 2023

[17]新疆葡萄园螨类群落营养结构初步研究. 许建军,鲁素玲. 1998

[18]基于Ecopath评估蟹-稻复合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 汪倩,胡庚东,宋超,李丹丹,郑尧,裘丽萍,范立明,孟顺龙,陈家长,邴旭文. 2020

[19]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枸杞岛海藻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特征. 薛彬,李磊,蒋丽勤,张佳奇,戴乾,王君. 2024

[20]2020年冬季大亚湾西南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 张婉茹,刘庆霞,黄洪辉,覃晓青,李佳俊,陈建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