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收获期对花生种子产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廷会

作者: 胡廷会;吕建伟;成良强;饶庆琳;李正强;王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收获期;花生;种皮颜色;质量;产量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8 年 37 卷 07 期

页码: 120-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不同收获期对花生产质量的影响,以黑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设4个不同收获期,研究不同收获期对花生发芽率及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期对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果数影响不大;单株果重随收获期的推后逐渐增加,9月6日与9月12日相比下降幅度仅为0.1%,9月6日以后收获的花生荚果含水量显著降低;花生百果重、百果仁重、百粒重均随收获期的推后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出仁率随收获期的推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小区产量随收获期的推后呈逐渐增加的趋势,9月6日后花生增量幅度最小,仅为2.8%;9月6日收获的花生发芽势、发芽率均最高;种皮颜色随收获期的推后呈逐渐变浅的趋势,9月6日收获的花生种皮颜色开始变淡,9月12日收获的花生严重影响其外观质量;随收获期的推后,花生发芽粒数、过成熟粒数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不成熟粒数和瘪果率均逐渐递减,成熟粒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有部分成熟的种子变为过成熟的原因。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最佳收获期为9月6日,在实际生产中当花生叶片75%出现褐色斑点即为最佳收获期。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深紫色种皮颜色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标记. 洪彦彬,林坤耀,周桂元,李少雄,李艳,梁炫强. 2007

[2]花生种皮颜色遗传及相关品质分析. 胡晓辉,石运庆,苗华荣,陈静. 2009

[3]影响多彩花生种皮颜色的关键代谢物及ANS基因分析. 苏俏,金欣欣,李玉荣,程增书,宋亚辉,杨永庆,王瑾. 2022

[4]不同种皮颜色花生品种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差异分析. 李海芬,邱金梅,陈小平,梁炫强. 2018

[5]穴盘苗龄对甘蓝上市期及存圃期的影响. 潘跃平,戴忠良,潘永飞. 2010

[6]优质耐抽薹春甘蓝品种润玉的适宜播种期. 潘永飞,戴忠良,潘叶飞,潘跃平. 2012

[7]收获期对陇薯7号块茎休眠和产量的影响. 曲亚英,李掌,李高峰,李小波,郑永伟. 2019

[8]施肥和收获期对新型藤本油料植物白木通产量的影响. 张时煌,戴星照,吴美华,刘梅影,杨志平,汪金小. 2016

[9]收获期对南方春大豆产量、品质及抗劣变性的影响. 谢运河,郑贵辰,阳小凤,王业建. 2013

[10]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林纲,赵德明,王丽,贺兵,江青山,张杰. 2017

[11]收获期对秋播糯玉米不同品种产量与淀粉糊化(RVA)特性的影响. 陆大雷,王德成,赵久然,王凤格,陆卫平. 2008

[12]收获期对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油分及产量的影响. 王志新,郭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张茂明,杜永生,付建江,杨建梅,刘洪波. 2009

[13]小麦高产田套种夏玉米适宜播期与收获期的研究. 雒温生,晁召飞,何义珍. 2007

[14]不同降雨年型施氮量与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梦,张垚,葛均筑,周宝元,吴锡冬,杨永安,侯海鹏. 2023

[15]玉米不同品种、播期、收获期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分析.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敏,王爱平,王召菊. 2014

[16]施氮量和收获期对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赵海明,游永亮,武瑞鑫,翟兰菊,田吉鹏. 2019

[17]不同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胡春花,张吉贞,孟卫东,林力,肖云. 2015

[18]烘烤花生仁色泽指标与液压花生油品质相关性分析. 魏松丽,张丽霞,孙强,孙晓静,芦鑫,金璐,游静,黄纪念. 2024

[19]我国花生标准体系建设及今后主攻方向的分析. 陈建平,张雨,王强,刘丽,李树超. 2014

[20]种衣剂对不同收获期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郝楠,李月明,孙甲.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