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锯鱼属(Amphiprion)四种鱼种比较胚胎学研究和进化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薇

作者: 张薇;孙志宾;马爱军;夏丹丹;王婷;于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锯鱼;胚胎发育;比较胚胎学;孵化期;亲缘关系;进化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671-6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严格控制水温和盐度条件下,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野生鱼、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野生鱼、海葵双锯鱼(A.percula)选育种和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选育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所有双锯鱼几乎均稳定在一个月产卵两次,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中,不同种类双锯鱼产卵时间相差不大,产卵间隔规律性较强;但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差别,海葵双锯鱼的选育种胚胎发育时间最长,眼斑双锯鱼的选育种最短。四种双锯鱼有着相同的胚胎发育学特征和孵化期,但胚胎发育时间不同,分别为244h、240h、260h、181h;其中卵裂期到神经胚期的发育时间差小于2h,翻转期至孵化期决定了胚胎发育时间。研究发现,不同双锯鱼胚胎发育时间可能与进化距离有关,且温度、光照周期以及卵质量与形态对其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影响。本研究的海葵双锯鱼选育种为纯人工选育的后代,在整个繁育过程中与野生种都有较大的差异。人工选育眼斑双锯鱼的胚胎发育时间最短,与野生眼斑双锯鱼差异明显。通过对不同双锯鱼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可以丰富其人工选育技术,确定双锯鱼之间以及双锯鱼与其他鱼类的亲缘关系,为观赏鱼进化学说的发展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双锯鱼(Amphiprion)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和成鱼不同组织中内参基因的筛选及应用. 李迎娣,孙志宾,马爱军,杨敬昆,刘志峰,于宏,赵亭亭,常浩文,朱理光,刘诗颖,曲江波. 2022

[2]扎龙湿地恢复初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 邹红菲,吴庆明,史蓉红. 2007

[3]美国白蛾各虫态发育历期试验观察. 刘宝生,谷希树,胡霞,许静杨,白义川,徐维红. 2011

[4]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早期生长相关性分析. 汪洋,方弟安,匡箴,谈龙飞,梁翼东,罗慧,祁洪芳,徐东坡. 2024

[5]家禽胚胎期性别鉴定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韩国锋,柏宗春,李延森,李春梅. 2023

[6]猪流感的再认识. 仇华吉,童光志. 2000

[7]禾本科小麦族三个物种的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 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8]外生菌根菌植多样性及其进化. 桂阳,刘作易. 2006

[9]6个紫花苜蓿材料的核型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张雪婷,杨文雄,杨芳萍,师尚礼,尹国丽. 2011

[10]芝麻染色体核型及似近系数分析. 张海洋,苗红梅,李春,魏利斌,马琴. 2012

[1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倾向和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进化的倾向(英文). 左文朴,朱绮霞,黄艳燕,潘丽霞,吴光. 2010

[12]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纤维素酶的整体进化关系(英文). 吴光. 2016

[13]用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拟合甲型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蛋白家族的进化过程(英文). 吴光. 2010

[14]中国沙棘雌雄株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王彬,朱春云,王志涛,辛永清. 2010

[15]中国沙棘染色体核型及进化研究. 王彬. 2011

[16]SOS应答系统及其对细菌耐药性和毒力的调控作用与在治疗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王进文,白华,颜世敢,胡明,刘玉庆. 2014

[17]基于Agent的植物生长系统体系结构. 李晓明,赵春江,郑萍. 2010

[18]家蚕杆状病毒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表达. 林旭瑷,张志芳,李卫国,何家禄,尚金燕. 2002

[19]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何真,韵晓东,武凯,姬虎太,常建忠,乔麟轶,郑军. 2015

[20]畜禽动物中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现状. 戴梦红,陆启荣,程古月,李丽,刘孟轲,郝海红,王旭,袁宗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