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S分子标记在油棕核壳厚度控制基因SHELL鉴定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精

作者: 曾精;曾宪海;潘登浪;李炜芳;李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棕;核壳厚度;SHELL基因;CAPS标记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2 年 20 卷 014 期

页码: 4723-47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油棕核壳厚度性状是影响油棕单株棕榈油产量的重要因子.SHELL 基因是控制油棕核壳厚度性状的关键基因,其显隐性与核壳厚度性状类型高度相关.本研究根据已发布的油棕SHELL基因序列中的SNP位点,设计了一对特异性CAPS引物和限制性酶切位点,利用该标记对18份己知三种核壳厚度类型油棕叶片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酶切检测,随后在70份油棕材料中进行验证.酶切结果表明,厚壳型油棕酶切产物包含2条条带(280和250 bp);无壳型油棕酶切产物包含1条条带(550 bp),与酶切前无差异;薄壳型油棕酶切产物包含3条条带(550,280和250 bp).油棕核壳厚度性状类型分子鉴定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相一致.本研究利用基于油棕核壳厚度控制基因SHELL的CAPS分子标记方法,能准确鉴别厚壳型(Dura)、薄壳型(Tenera)和无壳型(Pisifera)三种核壳厚度类型的油棕材料,为油棕育种材料的早期鉴定与选择、提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分类号: S565.9

  • 相关文献

[1]油棕种壳厚度控制基因SHELL的SNP分子标记开发. 石鹏,夏薇,肖勇,王永,曹红星,李东霞,雷新涛. 2018

[2]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田间观察与分子标记检测. 王伟,杨文鹏,王明春. 2014

[3]番茄抗晚疫病基因ph-3的RAPD及CAPS标记. 吴媛媛,李海涛,张子君,邹庆道,吕书文,杨国栋. 2009

[4]苹果杂交后代植株果实着色性状的遗传分析和预测. 黄立香,李志强,魏海蓉,苑克俊,刘庆忠. 2010

[5]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胞质多样化的分子验证. 张扬勇,方智远,庄木,王晓武,王庆彪,刘玉梅,杨丽梅,孙培田. 2012

[6]利用CAPS标记推测花生品种(系)FAD2位点基因型的研究. 陈静,白鑫,胡晓辉,苗华荣,崔凤高,禹山林. 2013

[7]水稻耐盐基因SKC1特异性CAPS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王彩芬,刘冬成,马晓玲,安永平,张文银. 2015

[8]番茄高可溶性固形物基因CAPS标记的创制. 徐明磊,宋明,杜永臣,王孝宣. 2005

[9]芸薹种作物抽薹相关基因BrFLC1的CAPS标记. 原玉香,孙日飞,张晓伟,武剑,徐东辉. 2008

[10]利用CAPS标记辅助辣椒PVY抗性基因PVr4转育的研究. 王立浩,王萱,张宝玺,毛胜利,郭家珍. 2006

[11]家蚕基因特异性CAPs标记获得及其分子系统学应用. 黄健华,苗雪霞,李木旺,张勇,赵卫国,黄勇平. 2005

[12]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SLG6的CAPS标记的开发. 李晓琪,李锡香,罗越华,邱杨,沈镝,王海平. 2009

[13]结球甘蓝BoCBF1与BoCBF2基因的CAPS标记及其对耐寒性的影响. 靳哲,张扬勇,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刘基生,孙培田. 2012

[14]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SLG_6的CAPS标记的开发. 李晓琪,李锡香,罗越华,邱杨,沈镝. 2009

[15]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的CAPS标记创建. 陈丽静,李天来,李君明,宋燕,王玉昆,王孝宣,徐合金. 2006

[16]水稻稀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的精细定位. 王贇,肖晗,钱前,李红昌,李仕贵,朱立煌. 2003

[17]两种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分子鉴别. 张扬勇,方智远,王庆彪,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孙培田. 2011

[18]CAPS标记开发及其在D8基因功能标记开发中的应用. 吴雯雯,邵元健,吴永升. 2016

[19]油棕花序性别分化过程观察. 杨静,李哲,曾宪海,林位夫,邹积鑫,潘登浪,李炜芳,刘钊,周建南,刘洁琼,张春红. 2016

[20]基于物联网的油棕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谢铮辉,王玲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