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交替灌溉对富硒土壤硒形态及水稻硒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青

作者: 张青;王煌平;孔庆波;栗方亮;安梦鱼;罗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湿交替;富硒土壤;硒形态;硒含量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27-331+3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自然富硒土壤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轻干湿交替、重干湿交替、正常管理和淹水状态下的土壤硒形态及水稻硒积累。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以轻干湿交替处理最高,比淹水处理高22.17%,二者差异显著。所有处理水稻不同部位的含硒量均表现为根(0.411~0.695mg/kg)>茎(0.214~0.378mg/kg)>叶(0.187~0.327mg/kg)>谷壳(0.156~0.235mg/kg)>籽粒(0.132~0.185mg/kg)。籽粒含硒量和土壤可溶态硒含量以重干湿交替处理最高,淹水处理最低,其中二者含硒量差异也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效硒含量与水稻根、茎叶、谷壳和籽粒中硒含量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0.939**,0.896**,0.793**,0.723*)。水稻根的硒吸收系数也以重干湿交替处理最高(0.438),淹水处理最低(0.259),表明干湿交替提高了水稻硒吸收能力。综合分析得出,干湿交替灌溉不但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提高稻米硒含量,且比正常管理节约用水,整体表现以轻干湿交替处理为最佳。

分类号: S153.6`S511

  • 相关文献

[1]湘西9种中药材富硒能力及根际土壤硒形态研究. 朱磊,胡婷,刘德明,向昌国,刘永贤. 2019

[2]宁夏河套灌区富硒区绵羊肌肉及内脏硒含量分析. 李聚才,施安,樊桂红,刘玉国,陈学斌,马建成,刘学军,谭俊,段宏威. 2018

[3]富硒芽孢杆菌对赤红壤硒转化及菜心硒吸收累积的影响. 廖青,邢颖,梁潘霞,潘丽萍,黄太庆,陈锦平,江泽普,刘永贤. 2022

[4]食物中硒的研究进展. 梁克红,卢林纲,朱宏,朱大洲,王晓红. 2018

[5]富硒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 李祥发,林栋良,陈金英,王明光,陈敏健. 2014

[6]天然富硒土壤上三种蔬菜对硒的吸收与转化差异. 张青,王煌平,孔庆波,章赞德,栗方亮,罗涛. 2019

[7]富硒土壤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对黑麦草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冯德庆,黄秀声,黄小云,王俊宏,韩海东,陈钟佃,罗涛. 2022

[8]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和籽粒硒含量调查研究. 曲航,尼玛扎西,韦泽秀,卓玛,孙文涛,高雪,陕红,梅旭荣. 2020

[9]浔郁平原富硒土壤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永贤,陈锦平,潘丽萍,吴天生,杨彬,邢颖,廖青,梁潘霞,江泽普. 2018

[10]不同硒肥喷施时期对2种富硒土壤水稻产量、米质及硒吸收的影响. 石吕,薛亚光,石晓旭,韩笑,魏亚凤,杨美英,刘建. 2022

[11]水稻对天然富硒土壤硒的吸收及转运. 姜超强,沈嘉,祖朝龙. 2015

[12]不同富硒土壤对烤烟生长及硒吸收转运的影响. 姜超强,沈嘉,徐经年,邵伏文,李田,祖朝龙. 2014

[13]三种蔬菜在2种硒含量土壤中对硒锌铅镉吸收规律的研究. 王秋营,张青,王煌平,王明光,栗方亮,陈裕兴,安梦鱼,罗涛. 2016

[14]富硒土壤中不同外源营养对'夏黑'葡萄的原位富硒效应研究. 吴代东,余欢,李洪艳,黄江流,张俊辉,吴艳艳,刘金标,周咏梅. 2021

[15]外源茉莉酸对小白菜耐硒性及硒积累的作用研究. 陈锦平,潘丽萍,邢颖,廖青,刘永贤,车江旅. 2023

[16]天然富硒土壤施用生石灰对稻米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 张标金,史华新,昌晓宇,张祥喜,戴廷灿. 2023

[17]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的摩尔多瓦葡萄富硒效应. 蒋代华,吴代东,白厚义,庞东,吴艳艳,黄伟华,黄永才,刘洁云,牟海飞,韦绍龙,黄雁飞,刘永贤. 2017

[18]宜宾兴文县僰王山镇水田土壤中硒形态分布特征及研究. 王玉婷,李忠惠,苟才明. 2021

[19]广西富硒区土壤耐硒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梁潘霞,邢颖,黄太庆,刘永贤,江泽普. 2017

[20]重庆地区富硒水果发展现状与对策. 孙协平,凌敏,罗友进,寇琳羚.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