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离子束辐射诱变水稻基因突变嵌合体的分子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思维

作者: 吕思维;张莉;张逸妍;张渊海;彭选明;杨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碳离子束;辐射诱变;基因突变;嵌合体;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ISSN: 1000-3436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81-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嵌合体是辐射诱变M1代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有关水稻的嵌合体突变效应及变异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靶向捕获测序技术获得碳离子束辐照后的Os Nramp5突变嵌合体,并利用10 kb液相芯片检测该嵌合体的M1代及突变M2代基因组的SNP/In Del发生及变异遗传分离特征。结果表明:水稻M1代嵌合体中检测到的Os Nramp5基因突变位点未遗传至M2代,即在M1代体细胞检测到的突变位点未进入生殖细胞遗传;另外,在M1基因组突变类型中,转换是颠换的2倍,虽然超过一半变异位点遗传至M2代,但很少位点来自基因功能编码区。本研究揭示了碳离子束辐照诱变的体细胞M1代嵌合体的基因组变异特征及其在M2代的遗传特征,为研究碳离子束辐照后的嵌合体突变效应机制和选择诱变育种程序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碳离子束辐照大豆当代诱变效应及褐皮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余丽霞,李文建,杜艳,刘瑞媛,周利斌,骆善伟,陈刚,刘青芳. 2014

[2]离子束诱变体水稻JD-1的表型及基因组变异分析. 敬银钦,高方远,刘利平,苏相文,任明鑫,陆贤军,吕建群,金文杰,胡运高,任鄄胜,任光俊. 2021

[3]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存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武志江,梁桂东,廖以金,黄黎芳,黄凤珠,陆贵锋,陈东奎,邓海燕. 2020

[4]花鲈胚胎干细胞移植及嵌合体的构建. 沙珍霞,刘洋,陈松林,叶寒清,田永胜,孟亮,唐启升. 2006

[5]银鲫的生殖方式. 葛彦龙,李池陶,贾志英,石连玉. 2019

[6]菊花花色嵌合花瓣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魏曼曼,王江民,Muhammad Imtiaz,洪波. 2014

[7]猪多能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与应用前景. 芮荣,范必勤. 2005

[8]桃同株花色叶色嵌合体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AFLP分析. 李凡,沈志军,马瑞娟,蔡志翔,郭磊. 2014

[9]木薯成熟种茎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曹升,谢向誉,周慧文,曾文丹,严华兵. 2014

[10]洋葱黄色条纹突变体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嵌合体验证. 惠林冲,陈微,张仕林,李威亚,何林玉,杨海峰,潘美红. 2023

[11]五指山近交猪胚胎生殖细胞(EG)嵌合体在我国移植产仔. 冯书堂,丛笑倩,刘立新,李秀兰,董晓,包林平,张莉,陈红平,牟玉莲,况玲,张青峰,姚錱. 2005

[12]一种快速、简易鉴定甘蓝类蔬菜染色体倍性方法的研究. 袁素霞,刘玉梅,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2007

[13]转基因鱼品系的纯化. 龙华,黄燕. 2006

[14]基于ddPCR检测荷斯坦牛自由马丁现象的研究. 王玉娇,李彦芹,张汝美,蔡高占,赵秀新,顾祥国,李俊婷,姚文龙,李建斌,仲跻峰. 2022

[15]猪原始生殖嵴细胞(PGCs)建系因素影响研究. 冯书堂,董晓,刘立新,牟玉莲,况玲,陈红平,张莉,张勇,张青峰. 2005

[16]猪ICM注人囊胚获得嵌合胚的研究. 樊俊华,魏庆信,华文君,赵浩斌,郑新民. 1997

[17]组培增殖方式对网纹草嵌合性状稳定性的影响. 王燕,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李海营,陈剑平. 2015

[18]利用离体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系研究. 唐兵,付文苑,赵利芬,杨巍,王青青,瞿飞,吴康云,邓英. 2023

[19]PRRSV感染性克隆的反向遗传操作:结构蛋白编码基因重叠区的分离. 余丹丹,孙志,王金勇,袁世山. 2007

[20]大口牛胭脂鱼中天然体细胞倍性嵌合体的发现. 曾勇,邹世平,徐忠法,余来宁.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