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化学杀虫剂对病原线虫侵染暗黑鳃金龟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玉东

作者: 肖春;尹姣;曹雅忠;李克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化学杀虫剂;暗黑鳃金龟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67-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杀虫剂已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筛选与昆虫病原线虫适宜混用的化学杀虫剂是一项重要的应用研究。本研究测试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0%毒死蜱乳油和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Cangzhou strain、Steinernema longicaudumX-7和Heterorhabditis indica LN2存活以及侵染率的影响;筛选出杀虫剂与病原线虫混合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2龄幼虫致死效果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3种杀虫剂对3种线虫的存活均无亚致死作用;吡虫啉对3种线虫的致死率无明显影响,其中LN2在1/50 RC(含量为9.33μg mL 1)和1/100 RC(4.67μg mL 1)低浓度处理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推荐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16.67μg mL 1)对3种线虫的致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浓度的毒死蜱对3种线虫的致死率存在显著差异。70%吡虫啉1/10推荐浓度(有效成分为46.67μg mL 1)与线虫Hb混用暗黑鳃金龟2龄幼虫死亡率提高了87.51%,与X-7和LN2混用后,致死率分别提高了39.99%和47.37%。其中1/10推荐浓度吡虫啉与线虫Hb混用对暗黑鳃金龟2龄幼虫表现出增效作用,其它浓度的吡虫啉和另外两种药剂与3种线虫混用的各处理均表现为相加作用。

分类号: S476.15

  • 相关文献

[1]嗜菌异小杆线虫侵染后暗黑鳃金龟和大黑鳃金龟幼虫脂肪体和中肠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孙昊雨,席景会,尹姣,张帅,曹雅忠,李克斌,肖春. 2015

[2]化学杀虫剂对昆虫病原线虫侵染韭菜迟眼蕈蚊能力的影响. 武海斌,辛力,宫庆涛,张坤鹏,曹广平,孙瑞红. 2014

[3]白僵菌在暗黑鳃金龟防治中的应用. 冯晓洁,刘春琴,蒲娜娜,刘艳涛,席国成,王庆雷. 2012

[4]不同波长LED灯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 许亚岚,潘洪生,梁革梅,杨益众,陆宴辉. 2020

[5]暗黑鳃金龟气味结合蛋白HparOBP15a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张鑫鑫,刘丹丹,李克斌,张帅,曹雅忠,樊东,尹姣. 2016

[6]绿僵菌不同转化子毒力差异与胞外酶的相关性分析. 张彦丰,刘春琴,农向群,曹广春,王广君,刘玉升,张泽华. 2014

[7]针对蛴螬的高效BT菌株的筛选及复选. 李克斌,尹姣,曹雅忠. 2010

[8]暗黑鳃金龟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及复配种衣剂的田间药效. 谢明惠,倪皖莉,林璐璐,钟永志,张光玲,苏卫华,陈浩梁. 2021

[9]弧丽钩土蜂的生物学习性及其对暗黑鳃金龟幼虫寄生效果的评价. 尹相甫,李志强,张礼生. 2014

[10]红叶石楠诱控花生田金龟甲优势种的效果研究. 曲春娟,蒋相国,杜龙,姜晓静,鞠倩,李晓,曲明静. 2024

[11]青岛地区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鉴定及田间应用技术. 鞠倩,李晓,姜晓静,赵志强,蒋相国,倪皖莉,曲明静. 2014

[12]河南省新乡地区金龟甲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 巩中军,段云,张晶,李慧玲,蒋月丽,郭培,张自启,李彤,苗进,武予清. 2024

[13]不同种类诱芯及诱捕器对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 李晓,鞠倩,金青,姜晓静,苏卫华,张光玲,谢明惠,曲明静. 2015

[14]暗黑鳃金龟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生理及行为反应(英文). 周丽梅,鞠倩,曲明静,赵志强,董双林,韩召军,禹山林. 2009

[15]暗黑鳃金龟化学感受蛋白HparCSP17序列分析. 房迟琴,刘丹丹,尹姣,于洪春,张帅,李克斌. 2015

[16]不同食料对两种金龟甲繁殖力的影响. 孙瑞红,李爱华,王涛,张勇,宋国春. 2010

[17]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田间应用的初步研究. 李克斌,曹雅忠,尹姣,刘春琴,王庆雷,米存海,杨晓波,王木林. 2010

[18]暗黑鳃金龟幼虫取食Bt后中肠细胞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王岩,李克斌,尹姣,曹雅忠,刘春琴. 2011

[19]暗黑鳃金龟触角超微结构. 李克斌,肖春,尹姣,曹雅忠. 2012

[20]利用性诱剂防治花生田暗黑鳃金龟的研究. 李晓,鞠倩,姜晓静,赵志强,陈全森,曲明静,蒋相国,吕敬军,倪皖莉,谷建中,陈志德,刘立峰,康树立.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