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天然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莉莉

作者: 董莉莉;汪成成;赵济川;刘红民;王建军;高英旭;李兴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森林更新;环境因子;蒙古栎次生林;辽东山区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01 期

页码: 94-101,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更新特征,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区天然次生林的恢复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乔木更新树种组成和数量、高度级分布、更新方式以及环境因子(林下光环境、地被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调查,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幼苗(株高(H)≤1 m)、幼树(H>1 m,胸径<5 cm)密度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探究影响幼苗和幼树密度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①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更新乔木树种共30种,隶属于14科21属,其中蒙古栎、元宝槭、花曲柳、假色槭和紫椴为优势树种.更新苗密度随高度级呈倒"J"字型分布,Ⅰ级(H<30 cm)和Ⅱ级(30 cm≤H<60 cm)幼苗数量较多,占更新苗总数的60.20%;幼树数量较少,Ⅹ级(270 cm≤H<300 cm)幼树密度仅为Ⅰ级幼苗的1.91%.实生苗数量为萌生苗的38倍.②幼苗密度与林冠开阔度、林下总光合辐射、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面积指数、枯落物厚度、土壤pH值、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幼树密度与林冠开阔度、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叶面积指数、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幼苗和幼树密度的关键环境因子不同,幼苗密度主要受林冠开阔度、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pH值影响,幼树密度主要受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影响.[结论]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乔木更新树种丰富,但幼苗死亡率高,幼树数量少,天然更新困难,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时,可采取清理枯落物、割除灌木和抚育间伐相结合的经营措施.

分类号: S792.186.06

  • 相关文献

[1]小流域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袁立新,尹凤龙. 2007

[2]辽宁东部山区的土壤侵蚀与防治对策. 杨忠贤,黄毅. 1999

[3]辽东山区柞蚕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潜力. 车凤琴. 2009

[4]辽东山区生态经济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研究. 蒋春光,袁立新,郑国相,尹凤龙,林素兰. 2005

[5]辽东山区非耕地土壤侵蚀及其控制. 黄毅,张本家. 1999

[6]辽东山区刺龙牙人工栽培及温室反季培芽技术. 卢正茂. 2021

[7]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修复技术与模式. 甄广韵. 2023

[8]辽东山区林下大叶芹种植技术. 张芷瑞. 2022

[9]辽东地区灵芝栽培技术. 赫亮,范俊岗,陈罡,赵济川,高英旭,刘穆,任川. 2022

[10]辽东山区赤松茸栽培技术. 黄夏,吴广勇,耿方远,陈罡,邬鹏. 2023

[11]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汪成成,刘红民,董莉莉,高英旭,赵济川. 2021

[12]辽东山区林下参栽培技术. 高旭,高英旭,陈罡,刘刚. 2024

[13]辽东山区野生软枣猕猴桃近自然经营技术. 金鑫,林晓坤,齐菁,潘丕克. 2021

[14]辽东山区龙胆草栽培技术. 王嘉. 2024

[15]辽东山区龙牙楤木人工栽培技术. 刘怡菲. 2024

[16]辽东山区皂荚播种育苗技术. 王卫,孙丽娜,赵旭辉. 2023

[17]辽东山区山地华山松嫁接红松技术. 张丽艳,罗彦昕,姜树忠,程彦博,倪伟杰,高楠. 2022

[18]冻拔对辽东山区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影响. 姚立平. 2023

[19]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结构及生态因子分析. 王睿照,毛沂新,张慧东,潘文利,李庆军. 2021

[20]烟草青枯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防治探讨. 平新亮,何念杰,林媚,王燕斌,温明霞,冯先桔,蔡文.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