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信标跟踪的斑海豹放流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家波

作者: 韩家波;鹿志创;田甲申;马志强;王召会;杨勇;王勤国;宋新然;彭志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卫星跟踪;信标;斑海豹;分布;运动模式

期刊名称: 兽类学报

ISSN: 1000-1050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300-3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卫星标记跟踪方法对斑海豹的野外释放效果进行了研究。2010年和2011年6月分别释放了4头和3头人工繁殖的2龄未成年斑海豹,2011年同时释放了3头野外出生的救助个体。标记斑海豹在释放后,7头人工繁殖斑海豹中的5头信标信号持续时间较长,在信号消失前,1头斑海豹一直在渤海海域活动,另4头沿辽宁沿岸、朝鲜西海岸到达辽东湾斑海豹的主要度夏海域韩国白翎岛附近。研究期间,1头人工繁殖的斑海豹在59 d内运动的距离超过1 250 km。救助斑海豹中,2头个体的信标信号持续较长,并分别在山东半岛沿海和黄渤海活动。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繁殖的斑海豹在经过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海域后可以正常生活洄游。

分类号: S931.9

  • 相关文献

[1]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之长基线定位系统:海上试验及载人深潜应用. 张同伟,刘保华,刘烨瑶,唐嘉陵,秦升杰,王向鑫. 2019

[2]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斑海豹食性分析. 高祥刚,夏莹,王震,邢衍阔,鹿志创,田甲申. 2024

[3]斑海豹肠炎的病理学观察. 杨冰,黄倢,王士莉,陈超,雷质文,张立敬. 2004

[4]斑海豹渤黄海生态廊道. 庄鸿飞,鹿志创,刘增力,王宗灵,赵林林. 2024

[5]试论大银鱼移殖北京水域的可能性. 廖集裕. 1991

[6]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磷的分布特征. 杨成德,陈秀蓉,龙瑞军,徐长林,薛莉. 2009

[7]病原菌诱导转录的水稻Rim2家族转座酶编码亚组的结构与分布. 田平芳,王国栋,吴刚,李群,罗利军,李德葆,何祖华. 2003

[8]14-3-3蛋白在植物碳氮代谢中的作用. 何天久,宋波涛,夏锦慧,谢从华. 2013

[9]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域分异与作物种质资源分布特点. 尼玛扎西. 1997

[10]内蒙古向日葵列当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 白全江,云晓鹏,高占明,徐利敏,李玉民,张红乐,杜磊,李笑硕. 2013

[11]西藏天敌昆虫资源地理分布及评价利用. 王保海,覃荣,王文峰,扎洛,杨雪莲. 2005

[12]泰和乌鸡出雏后黑色素的分布与沉积. 耿拓宇,张学余,陈宽维,周怀军,赵冬伟,陈国宏,吴新生. 2000

[13]大石早生李树体营养积累及分布研究. 陈宝江,刘威生,王宝申,杨成桓,高树青,霍庆贞. 2003

[14]国内外小叶杨研究进展分析初报. 王燕,吕文,张卫东,包军,万丝勒肯,西古. 2000

[15]超积累植物水蓼吸收锰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王华,唐树梅,廖香俊,曹启民. 2008

[16]串枝红杏树体营养积累及分布研究. 陈宝江,刘威生,王宝申,高树清,徐静,侯瑞华. 2004

[17]国内外小叶杨研究进展分析初报. 王燕,吕文,张卫东,包军,西古,万丝勒肯. 2000

[18]云南、贵州部分野生枇杷种质资源花序性状观察. 黄爱萍,陈秀萍,骆键夫,魏秀清,郑珊,章希娟,张小艳,许奇志,陈秀妹,郑少泉. 2010

[19]‘京亚’葡萄树体营养积累与分布的研究. 邵国旭,陈宝江,王炳华,张广仁,曹文趯. 2008

[20]竹生真菌及竹黄生物学研究进展(英文). 刘永翔,朱英,黄永会,刘作易.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