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翠平
作者: 袁翠平;齐广勋;李玉秋;刘晓冬;王英男;王玉民;赵洪锟;董英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大豆;大豆胞囊线虫;QTL;SLAF-seq(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887-8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野生大豆是拓宽大豆抗病育种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为发掘野生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利用SLAF-seq技术,以杂交组合"绥农14×ZYD03685"的亲本、126个F2单株及其衍生的F2:3家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SLAF标签的开发、遗传图谱的绘制和QTL分析。共获得7783个SLAF标签用于遗传图谱绘制,遗传图谱总长度为2664.2 cM,20个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133.21 cM。两个SCN抗性QTL(qSCN-1和qSCN-2)分别位于Chromosome 18(Chr 18)的4.25~4.31 Mb和13.50~13.81 Mb,分别解释了22.96%和10.96%的抗性(胞囊指数)变异,QTL区段内分别包含了6个和14个基因。qSCN-2区段未见有前人关于SCN抗性QTL的报道,为新的QTL。本研究为SCN抗性机制解析和利用ZYD03685进行SCN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SHMT的序列多样性. 袁翠平,赵洪锟,王玉民,刘晓冬,齐广勋,董英山. 2014
[2]利用SSR标记评价抗胞囊线虫野生大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袁翠平,赵洪锟,王玉民,刘晓冬,董英山. 2014
[3]大豆胞囊线虫侵染下野生大豆根组织实时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袁翠平,齐广勋,王玉民,赵洪锟,刘晓冬,王英男,李玉秋,董英山. 2018
[4]野生与栽培大豆某些性状的比较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利用(英文). 王岚. 2010
[5]线虫胁迫下大豆肌醇加氧酶活力研究. 王学敏,王晗,王超,王爽,于佰双,陈井生,王惠,段玉玺. 2018
[6]大豆不同品种根内类黄酮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段玉玺,李海燕,陈立杰,陈井生. 2014
[7]HND1生物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药效研究. 杜春梅,李海燕,李晓明,王彦杰,刘惕若,平文祥. 2009
[8]不同抑制性土壤真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陈井生,李肖白,李泽宇,范文艳,贾洪琪,潘红丽,倪洪涛. 2011
[9]菌线克系列种衣剂在赤峰地区大豆生产上应用试验初报. 贺磊,刘畅,王晓磊,康泽然,李峰. 2018
[10]大豆抗胞囊线虫的分子标记研究. 安咏梅,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 2014
[11]诱导大豆抗逆细菌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黄姗姗,段玉玺,陈立杰,王媛媛,沈红秋,万传浩,陈井生,崔少斌. 2011
[12]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的生化响应. 李海燕,段玉玺,陈立杰,陈井生. 2014
[13]大豆胞囊线虫不同生理小种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璇,段玉玺,陈立杰,黄少北,朱晓峰,陈井生. 2010
[14]放线菌Snea49的种类鉴定及对胞囊线虫的活性评价. 陈井生,陈立杰,刘大伟,朱晓峰,王媛媛,段玉玺. 2010
[15]胞囊线虫侵染后小粒黑豆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王芳,段玉玺,陈立杰,王媛媛,朱晓峰,王东. 2012
[16]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SSR标记筛选及优异种质鉴定. 张海平,陈妍,闫凯. 2020
[17]俄罗斯阿穆尔州大豆胞囊线虫研究现状. 项鹏,张武,李宝华,李红鹏,白雪梅,魏然. 2018
[18]生防制剂禾力素不同处理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及根腐病防效的影响. 陈井生,宫远福,李海燕,于吉东,林志伟,周园园,李炜,来永才. 2018
[19]山西省古交市大豆胞囊线虫新小种X12分布调查. 练云,王金社,魏荷,李金英,弓贵明,王树峰,张晶鹏,李茂林,郭建秋,卢为国. 2021
[20]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GmCHS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变化分析. 王爽,张顺斌,王旭东,于佰双,陈井生,王惠,段玉玺.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东北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李阳阳;董岭超;王英男;赵洪琨;袁翠平;齐广勋;刘晓冬;王玉民
关键词:大豆;东北地区;萌发期;NaCl胁迫;耐盐性鉴定
-
吉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思考
作者:王阳;李淑芳;杨佳慧;刘晓冬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资源普查;抢救性收集;吉林;优异资源;资源保护
-
特用大豆新品种吉育116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董岭超;王玉民
关键词:吉育116;特用大豆;选育;栽培
-
2023年我国西北玉米制种主产区苗情差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冯培煜;宋瑞连;王喜良;刘晓冬;王晓光
关键词:玉米;制种;低温;寡照
-
OsPHR2对小麦酸性磷酸化酶活性和根系土壤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艳;华夏;陈艳艳;方宇辉;王玉民;高崇;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OsPHR2;酸性磷酸化酶;有机酸
-
伪应答因子PRRs在不同植物光周期调控开花中的作用
作者:刘佳越;李玉秋;董英山;韩德复
关键词:PRRs;光周期;开花
-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小麦耐低肥Taaap3突变体
作者:李艳;陈艳艳;华夏;方宇辉;王玉民;巩晨;齐学礼;胡琳
关键词:小麦;TaAAP3;突变体;基因表达;籽粒产量;CRISPR/Ca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