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肥对优质稻桂育9号的影响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虎

作者: 李虎;陈传华;刘广林;吴子帅;罗群昌;朱其南;李秋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铜锌肥;水稻;桂育9号;产量;米质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20 年 003 期

页码: 448-4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铜离子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叶面喷施铜肥和锌肥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方法]以优质稻桂育9号为试验品种,分别于2019年2月和2019年3-7月进行了4处理铜离子浓度浸种发芽率试验和双因素7处理铜锌肥喷施试验.[结果]铜离子溶液浸种时,M2处理(9.2 mg/L)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铜离子浓度过高效果下降.大田喷施铜锌肥时,随着锌离子喷施量的增加,有效穗、成穗率、千粒质量、穗长、结实率、蛋白质、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升高,锌离子喷施量增加至24.75 g/hm~2后,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开始下降,喷施铜离子处理比未喷施处理的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有明显提升,千粒质量、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降低.铜锌肥互作条件下,各处理的穗长、穗粒数均比对照有所提升,同一锌离子水平下,喷施铜离子的各处理穗粒数、结实率、产量均优于未喷施处理,除A1B0处理外其他各处理糙米率、整精米率和粒长比对照有不同程度提升.叶面积指数仅在抽穗初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时期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在各生育期处理间均未出现显著差异.单独喷施锌离子可以降低精米铜含量,但可能导致锌含量下降;配合喷施铜离子会促进精米铜、锌元素吸收.[结论]9.2 mg/L铜离子溶液(M2处理)浸种,可有效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分蘖期喷施6.9 g/hm~2铜离子(每hm~2对水450 L)和抽穗开花前喷施16.5 g/hm~2锌离子(每hm~2对水450 L)可使水稻桂育9号获得良好的产量和米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桂育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虎,陈传华,刘广林,吴子帅,黄秋要,罗群昌. 2019

[2]水稻新型生态螯合肥应用效果研究. 代贵金,于广星,陈盈,李海波,付亮,杨成龙,王彦荣. 2019

[3]浙江省水稻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施俊生,王仁杯,郁晓敏,李燕. 2019

[4]播期对水稻产量米质及抗稻瘟病性影响研究初探. 关世武. 2011

[5]不同锰浓度环境下OsNRAMP5突变对水稻耐热性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董家瑜,吴天昊,孙远涛,何含杰,李曜魁,彭彦,冀中英,孟前程,赵炳然,唐丽. 2021

[6]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类型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王翠玲,魏中华,刘晴,陈琦,徐昆,梁爽,季景军. 2015

[7]辽粳系列水稻品种(系)产量、米质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张秀茹,邵国军,邱福林,王先俱,商文奇,姜秀英. 2005

[8]优良食味粳稻南粳3908产量和米质对穗肥减量的响应. 周丽慧,倪新华,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黄胜东,王才林. 2023

[9]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罗志祥,苏泽胜,施伏芝,阮新民. 2004

[10]栽培因素对北方粳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第12报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李彦利,严光彬,贾玉敏,孟令君,严永峰,张晓梅. 2008

[11]海南省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分析. 虞国平,程子硕,杜婷婷,杨长登,王州飞,黄智波,郑安福,方晶璟,季芝娟. 2023

[12]近10年广东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组合)及产量、米质分析. 程永盛,廖耀平,陈钊明,何秀英,陈粤汉. 2005

[13]花香A系列杂交水稻组合产量及米质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白玉路,王闵霞,蒲志刚,张志勇,向跃武,李璐,方春燕,张志雄. 2017

[14]稻文化的再思考(6):稻与粮政——水稻品种和技术发展等的行政. 庞乾林,林海,王志刚. 2014

[15]水稻条斑和颖花异常双突变体的生理生化特性检测. 马炳田,王玉平,马玉清,李仕贵. 2009

[16]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技术改良水稻恢复系粤恢826. 刘维,何秀英,廖耀平,程永盛,卢东柏,陆展华,陈钊明,陈粤汉. 2017

[17]不同群体构建对水稻品种米质的影响. 高洪儒. 2015

[18]栽培因素对北方粳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Ⅶ]——苗期施用磷、镁肥对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严光彬,李彦利,孟令君,王万成,朴燕,严永峰. 2006

[19]吉林省优质水稻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金京花,全成哲,张强,李淑芳,吴占文. 2007

[20]水稻不同生育期温光条件对籽粒充实和米质的影响. 符冠富,王丹英,李华,陶龙兴,章秀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