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有效途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景娣

作者: 赵景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抗旱性;干旱

期刊名称: 畜牧与饲料科学

ISSN: 1672-5190

年卷期: 2009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56-57+123

摘要: 干旱、盐碱和低温(冷害)是强烈限制作物产量的3大非生物因素,其中干旱造成的损失最大,其损失量超过其他逆境造成损失的总和。干旱对植物生长和繁殖、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对世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诸多自然逆境中占首位,其危害程度相当于其他自然灾害之和。因此,干旱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因素,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对农业生产实践及稳定荒漠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抗干旱植物对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稳定干旱区环境,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分类号: S184

  • 相关文献

[1]干旱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康林玉,刘周斌,吕俊恒,刘宇华,邹学校. 2017

[2]植物干旱适应的研究进展. 张云华,张宽朝,阮龙,王荣富. 2005

[3]植物抗非生物胁迫microRNA研究进展. 张颖,姜建福,孙海生,樊秀彩,刘崇怀. 2012

[4]中国植物应答环境变化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杨淑华,巩志忠,郭岩,龚继明,郑绍建,林荣呈,杨洪全,毛龙,秦峰,罗利军,张天真,储成才,赖锦盛,晁代印,关雪莹,彭佳师,黄朝峰,蒋才富,王瑜,杨永青,施怡婷,丁杨林,马亮,种康. 2019

[5]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干旱适应性反应研究进展-以桑树为例. 李瑞雪,周荣,苏雪强,汪泰初. 2021

[6]百脉根对干旱胁迫的生长、生理生态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陈超,赵丽丽,王普昶,任登鸿,戴全厚. 2014

[7]种子引发技术及其提高抗旱性的机制. 张康康,侯丹平,谭金松,毕庆宇,毕俊国,刘国兰,余新桥,胡立勇,罗利军. 2021

[8]拔节期干旱对春玉米产量性状及抗旱性的影响.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池宝亮,郑秀清,陈军峰. 2016

[9]玉米抗旱性研究进展. 吴建忠. 2023

[10]水稻抗旱性遗传生理机制及育种研究进展. 梅德勇,王士梅,朱启升,陈秀晨,龚存力,韩云芳,于智坤. 2016

[11]植物抗旱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唐益苗,赵昌平,高世庆,田立平,单福华,吴敬新. 2009

[12]植物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及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李瑞雪,孙任洁,汪泰初,陈丹丹,李荣芳,李龙,赵卫国. 2017

[13]我国甘草资源调查与分析. 王玉庆,朱玫. 2002

[14]半干旱区地膜垄沟集雨系统土壤水分特征的初步研究. 妥德宝,李振华,康暄,赵沛义,刘一灵,刘芳. 2011

[15]自然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物候期的影响.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胡华健,陈娟,高秀兵. 2011

[16]干旱对小麦叶片下表皮细胞、气孔密度及大小的影响. 赵瑞霞,张齐宝,吴秀英,王英. 2001

[17]自然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的物候期影响.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胡华健,陈娟. 2010

[18]玉米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比较. 李刚,王金艳,李壮,汪由,夏永胜. 2005

[19]干旱对羊肚菌自然生长的影响. 李勇,杨峰,樊继德,赵林,张玉娇. 2012

[20]干旱复水条件下诱导的糜子特异表达基因的分离与分析. 林凡云,胡银岗,宋国琦,张宏,刘天明,何蓓如.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