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环境集胞藻循环电子传递与类梅勒反应(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叶

作者: 张叶;张昊;张芃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循环电子传递;NDH-1复合物;类梅勒反应;PGR5;P700动力学;集胞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78-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光是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底物。然而过量的光照会对光合生物造成氧化胁迫和严重的损害。为了应对持续变化的光环境,蓝藻演化形成了灵活的电子传递网络。围绕光系统I(photosystem I,PSI)的循环电子传递(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CET)将电子从铁氧还蛋白Fd回流到质体醌(plastoquinone,PQ)库,产生ATP且不积累NADPH。在蓝藻和高等植物中发现了2种不同的CET途径,即NDH依赖途径和PGR5依赖途径。蓝藻中黄素二铁蛋白Flv1/Flv3参与了类梅勒(Mehler-like)反应,从PSI接受电子直接将氧气还原为水,且没有活性氧的形成。以集胞藻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不同的CET和Flv突变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理特征以及其P700氧化/还原动力学,进而研究CET途径和类梅勒反应在集胞藻中的功能。结果表明NDH-1复合体对CET的贡献率超过90%,维持细胞能在持续高光环境下生长,而迅速应激的类梅勒反应在缓解瞬时高光胁迫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在集胞藻中NDH-1介导的循环电子途径是稳固支持其适应高光逆境的主要机制,而类梅勒反应则是在现有主要途径严重不足时的1个备用途径。响应迅速的FLV路径是野生型和NDH-1突变株的补足。

分类号: Q945

  • 相关文献

[1]集胞藻6803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系统发育和功能概述(英文). 王小婷,张芃芃. 2023

[2]低浓度NaHSO_3促进田间水稻的光合磷酸化和光合作用(英文). 王宏炜,魏家绵,沈允钢,张荣铣,杨图南. 2000

[3]细胞色素b559与PSⅡ光抑制的光保护机制. 李新国,孟庆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