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用量对滨海滩涂区甘薯干物质积累、氮素效率和钾钠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宁运旺

作者: 宁运旺;曹炳阁;马洪波;汪吉东;张辉;许仙菊;张永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滨海滩涂;甘薯;干物质积累;氮素效率;钾钠吸收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8 期

页码: 982-9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我国沿海滩涂种植能源作物甘薯有广阔的前景。为确定苏北滩涂区甘薯适宜施氮量,比较了6个施氮水平下甘薯的成活率(SR)、商品率(CR)、蔓薯比(V/T)、干物质积累(DMA)、氮素累积值(NAV)、氮利用效率(NUE)、氮收获指数(NHI)及钾钠吸收的差异。结果表明:(1)施氮量与甘薯地上部分DMA和NAV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余同),对地下部分NAV影响较小(P>0.05)。(2)与不施氮比较,施氮60 kg(N)·hm-2对甘薯的V/T、SR、NUE和NHI均无显著影响。(3)甘薯的CR、地下部分和块根DMA以及理论产量(NAV×NUE×NHI)均以施氮60 kg(N)·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氮量超过60 kg(N)·hm-2,施氮量与甘薯的V/T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R、CR、NUE、NHI、地下部分和块根DMA均呈极显著负相关。(4)甘薯对钾钠的吸收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薯地上部分钾钠含量均在施氮量为60 kg(N)·hm-2时达到最高值。施氮量对钾钠含量比没有影响。因此,苏北滩涂区甘薯适宜施氮量为60 kg(N)·hm-2。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秋甘薯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 张玉娟,黄迎冬,李育明,何素兰,杨洪康,王梅,刘莉莎. 2012

[2]不同施氮量对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权宝全,吕瑞洲,王贵江. 2019

[3]4种甘薯徒长抑制剂的应用研究. 张道微,张超凡,董芳,黄艳岚,张亚,周虹. 2018

[4]不同施磷水平下甘薯干物质积累及其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2016

[5]氮钾配施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2012

[6]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施氮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块根品质的影响. 朱绿丹,张珮琪,陈杰,张辉,张永春,邵孝侯,许建平. 2013

[7]花生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AhNRT2.7a响应低氮胁迫的功能研究. 王娟,陈皓宁,石大川,于天一,闫彩霞,孙全喜,苑翠玲,赵小波,牟艺菲,王奇,李春娟,单世华. 2022

[8]壮秧影响不同节氮水平下早稻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 陈金,涂田华,谢江,曾广初,李瑶,邱才飞,关贤交,邓国强,陈先茂,邵彩虹,徐明岗,彭春瑞. 2020

[9]新型专用肥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刘倩倩,陈欢,张存岭,乔玉强,陈天河,徐汝民,唐俊,曹承富. 2019

[10]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吸氮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吴海燕,高玉山,范作伟,万成山,孙云云,金荣德,窦金刚,刘慧涛. 2013

[11]不同种源速生桉幼苗氮素效率的差异. 杨连春,刘永贤,莫钟柏,陈桂芬,刘斌,黄晓棠,王凤琴,黄玉溢,谭裕模,区惠平. 2012

[12]玉米氮素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研究进展. 向春阳,关义新,凌碧莹,张宝石. 2002

[13]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李银水,黄翔,罗金华,吕典,金晶,李必钦,秦璐,顾炽明,余常兵. 2024

[14]不同品种茶树氮素效率差异研究. 王新超,杨亚军,陈亮,阮建云. 2004

[15]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陈留根,郑建初. 2016

[16]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途径. 徐燕. 2004

[17]综合农艺措施实现东北玉米生产和环境效益及土壤肥力的同步提升. 曹玉军,姚凡云,吕艳杰,魏雯雯,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梁杰,王立春,王永军. 2023

[18]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李朝苏,汤永禄,刘于斌,李伯群,樊高琼,熊涛. 2017

[19]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金欣欣,姚艳荣,贾秀领,姚海坡,申海平,崔永增,李谦. 2019

[20]有机-无机肥协同调控小麦-玉米两熟作物产量及土壤培肥效应. 郑福丽,刘苹,李国生,张柏松,李燕,魏建林,谭德水.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