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残膜量土壤对棉花幼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嘉琪

作者: 陈嘉琪;王则玉;邱凯文;李泊卫;李东欣;任高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湿交替灌溉;残膜土壤;萌发指数;叶绿素;氮平衡指数

期刊名称: 现代农村科技

ISSN: 1674-5329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73-74

摘要: 通过干湿交替灌溉的灌水方法,采用不同残膜量土壤开展棉花幼苗期盆栽试验,对各处理幼苗期的萌发指数、生长指标、叶绿素和氮平衡指数作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土壤中残膜量增加,显著阻碍棉花萌发和生长,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和氮平衡指数.因此,土壤中存在大量残膜对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残膜对棉花苗期氮平衡指数与耗水量的影响. 朱珠,姚宝林,李男,王世昌,文豪. 2020

[2]冬小麦氮平衡指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空间结构及关系. 宋森楠,宋晓宇,陈立平,杨贵军,崔贝,金秀良,谭昌伟,郭文善. 2013

[3]硫对烤烟生理和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韩会阁,郭芳阳,吴照辉,刘巧真,阎小毛,俎建民,梁涛,葛萌,高远. 2020

[4]烤烟新品系Y2001团棵期生理特性和产量产值对氮素的响应. 韩会阁,阎海涛,郭芳阳,常栋,阴广宇,张凯,阎小毛,吴照辉,刘巧真,徐文正,李雪君,李俊营. 2023

[5]辣椒野生和栽培种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 刘周斌,欧立军. 2017

[6]玉米芽期抗旱性研究初报. 张振文,陈丽珍,郑永清,吴传毅. 2008

[7]猪粪沼液理化性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艺菲,李浙灿,张力川,李淑芹,张晴雯,展晓莹. 2021

[8]9种莎草科植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李欣勇,张靖雪,王文强,盛伟,虞道耿. 2022

[9]麦秸还田与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产量特性的影响. 顾俊荣,陈培峰,朱赟德,韩立宇,董明辉. 2014

[10]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转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立军,王康君,卞金龙,熊溢伟,王志琴,杨建昌. 2014

[11]麦秸还田和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超级稻籽粒结实和米质的影响. 陈培峰,顾俊荣,韩立宇,乔中英,王建平,朱赟德,董明辉. 2014

[12]花后轻干-湿交替灌溉提高水稻籽粒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陈婷婷,许更文,钱希旸,王志琴,张耗,杨建昌. 2015

[13]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研究进展. 张鲜鲜,周胜,孙会峰,张继宁,王从. 2020

[14]基于季节性降雨的双季稻生育后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稻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萍,邵彩虹,张红林,刘光荣. 2021

[15]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氮利用和稻田氮转化特征的影响. 曹小闯,吴龙龙,朱春权,朱练峰,孔亚丽,陆若辉,孔海民,胡兆平,戴锋,张均华,金千瑜. 2021

[16]干湿交替灌溉下不同稗草种对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自常,李永丰,杨霞,谷涛,李贵. 2015

[17]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不同种稗草对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自常,李永丰,杨霞,陆凡,邱光,李建伟. 2015

[18]干湿交替灌溉耦合施氮量对水稻籽粒灌浆生理和根系生理的影响. 付景,王亚,杨文博,王越涛,李本银,王付华,王生轩,白涛,尹海庆. 2023

[19]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粳稻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付景,马梦娟,张骐飞,段居琦,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白涛,尹海庆,王亚. 2024

[20]不同灌溉模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冉,杨文叶,朱均林,陈松,徐春梅,刘元辉,章秀福,王丹英,褚光.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