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环境效应与氮肥调控补偿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旭虹

作者: 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王德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施用量;冬小麦产量;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氮肥运筹;补偿效应;蛋白质含量;沉降值;环境效应;追氮

期刊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生态环境与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氮肥的调控补偿效应。试验于2009~2011年在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北片的3个试验点(中国农科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任丘市原种场、赵县新建原种场)进行同方案同步氮肥运筹试验,以氮肥施用量、追肥时期和底追比例为调控因素,研究生态环境与氮肥运筹对不同冬小麦产量、品质的调控补偿效应。供试材料为:济麦20、皖麦38、京冬8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轮选518的选育体会. 杨丽,刘秉华,刘宏伟,王山荭,周阳,孟凡华,杨建平,朱光,崔淑兰,张清海,位运粮. 2008

[2]不同追肥比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广才,刘利华,杨玉双,李振华,张文彪. 2000

[3]源库改变对小麦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姬虎太,张定一,王姣爱,黄玉玲,吕雪梅. 2001

[4]北方麦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杨丹,姚金保,杨学明,周淼平,马鸿翔,王亚松. 2015

[5]强筋小麦品质稳定性及其变异.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 2010

[6]氮素对弱筋小麦宁麦13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任丽娟,张鹏,张平平. 2009

[7]种植密度和灌溉、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晓森,吕谋超,王森,蔡九茂,李迎,秦京涛,范习超,王和洲. 2021

[8]群体密度和追氮方法对不同熟相冬小麦产量效应的差异及对化肥氮去向的影响. 潘家荣,邹国元,魏丽,王保忠. 2003

[9]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英文). 刘东涛,冯国华,谢佩松,陈荣振,刘世来,王来花,张会云,李德民,王静. 2007

[10]黄淮北片冬麦区抗赤霉病基因Fhb1种质挖掘及溯源. 张颖君,高慧敏,李子千,胡梦芸,孙丽静,刘茜,吕亮杰,李辉. 2020

[11]黄淮海南部水浇地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技术模式. 赵广才,朱新开,王法宏,周继泽,李洪文. 2014

[12]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分析. 胡卫国,赵虹,王西成,邱军,曹廷杰,曹颖妮. 2010

[13]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会芳,齐红志,孙岩,冯晓,杨翠苹,卓文飞,燕照玲,齐学礼. 2023

[14]鲁麦14对山东省小麦主导品种的遗传贡献研究. 盖红梅,李玉刚,王瑞英,高峻岭,张继余,张学勇. 2011

[15]黄淮冬麦区晚霜冻易发时段冠层内最低气温分布及估算. 刘红杰,倪永静,任德超,杜克明,葛君,朱培培,赵敬领,武永峰,胡新. 2018

[16]河北省农赫科学皖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新品种. 张文英,柳斌辉. 2014

[17]小麦立体匀播技术绿色节本高产高效. 赵广才. 2016

[18]黄淮冬麦区旱地小麦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张存良. 1992

[19]黄淮冬麦区小麦Zn、Cu含量调查研究. 夏瑞雪,魏帅,曹冬梅,郭波莉. 2015

[20]小麦抗病多基因聚合体YW243的选育研究. 辛志勇,徐惠君,谢皓,林志珊,张增艳,牛永春,吴立人,马有志,杜丽璞.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