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茎粗性状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虞慧芳

作者: 虞慧芳;戚自荣;陈纪算;王建升;盛小光;赵振卿;沈钰森;顾宏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茎粗;遗传分析;QTL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015 期

页码: 5037-50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通过茎粗细差异极大的双亲构建六世代和DH群体,研究青花菜茎粗性状的遗传规律及QTL初定位.以粗茎与细茎的两个青花菜DH系为亲本,构建了F1、BCP1、BCP2和F2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早播种和晚播种两个环境下的青花菜茎粗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对F1进行小孢子培养构建了DH作图群体,通过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构建了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对茎粗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环境下的青花菜茎粗性状均是由两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控制;在两个环境下的F2中遗传力均较高,分别是87.93%和93.37%,表明青花菜茎粗性状主要受遗传因子控制,受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通过IciMapping 4.0软件分析,在青花菜6和9号连锁群上检测到2个QTLs (q BSM.C06, q BSM.C09),表型变异贡献率分别为24.3%和18.4%.本研究结果为青花菜茎粗性状的相关基因挖掘以及为茎粗QTL应用于青花菜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基础数据.

分类号: S635.3

  • 相关文献

[1]不同发育阶段大豆株高和茎粗QTL的动态分析. 周蓉,陈海峰,王贤智,张晓娟,单志慧,吴学军,邱德珍,伍宝朵,沙爱华,杨中路,周新安. 2010

[2]弱光下黄瓜苗期性状的遗传分析. 余纪柱,安红伟,李建吾,毛光志,李彤,金海军. 2004

[3]大豆荚数垂直分布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杜晶,李文霞,董全中,王萍,苏代群,孙明明,宁海龙,李文滨. 2019

[4]水稻穗顶部退化突变体L-05261的遗传分析. 高素伟,张玲,毛毕刚,王久林,程治军,万建民. 2011

[5]黄瓜子叶再生频率QTL定位分析. 王烨,顾兴芳,苗晗,张圣平,李艳玲,黄三文. 2013

[6]对大豆耐萎蔫材料PI471938根系和地上部的性状鉴定、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吕彩霞,郭建秋,王英,冷建田,杨光明,侯文胜,吴存祥,韩天富. 2010

[7]大豆苗期耐盐性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陈华涛,陈新,喻德跃. 2011

[8]大豆对SMV SC-3株系的抗性遗传和QTL分析. 郭丹丹,陈海峰,杨中路,单志慧,朱晓玲,陈水莲,周新安,周蓉. 2012

[9]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及主效QTL的精细定位. 农保选,秦碧霞,夏秀忠,杨行海,张宗琼,曾宇,邓国富,蔡健和,李战彪,刘丕庆,李丹婷. 2019

[10]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与QTL检测. 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许兰杰,董薇,牛永光,张海洋,刘学义,方宣钧. 2015

[11]玉米穗位叶宽与茎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赵晓燕. 2011

[12]低温胁迫下茶树喷施6-BA的生长变化. 陈娟,高秀兵,郭燕,胡伊然,郭灿,陈晏飞. 2016

[13]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在盆栽蔬菜中的应用. 庞凤仙,王彦靖,崔彦如,刘伟,谢娇,刘迎春,程晓东,凤鹏,高海. 2017

[14]播种深度对西兰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吴国平,王建华,王伟,毛忠良,陈智超. 2015

[15]不同基质对郁金香切花主要性状的影响.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王江英. 2016

[16]水稻纹枯病发生与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 钟旭华,黄农荣,彭少兵,Roland J.Buresh,田卡. 2010

[17]种苗茎粗对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秀娟,糜林,陈卫平,章镇,李金凤,渠慎春. 2011

[18]玉米茎结构参量与产量关联及最优化分析. 袁换欢,张光胜,李长春,杨贵军,冯海宽. 2017

[19]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凤启,丁勇,张君,赵霞,马智艳,赵发欣,唐保军. 2017

[20]不同用量纳米碳溶胶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赵娜,姚玉鹏,刘晓东,马俊,刘汉江,郝云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