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蝗虫宜生区提取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伟军

作者: 伟军;刘昊;呼斯勒;李艳秋;丁霄龙;赵锦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蝗虫;Maxent模型;宜生区

期刊名称: 草原与草业

ISSN: 2095-5952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01 期

页码: 8-13

摘要: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实现草原有害生物的精准监测,对草原生态安全、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融合多源信息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对 2022 年呼伦贝尔市蝗虫潜在发生区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原蝗虫潜在发生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西部草原区,中度和高度适生区占比较高;东部草原蝗虫发生区所占比例较小,且主要以低度适生区为主,中度和高度适生区面积较小.孵化期和产卵期植被指数对蝗虫适生度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特别是 2022 年 6 月份植被指数对蝗虫的适生指数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度和高度适生区植被指数较低.此外,蝗虫会根据自身喜食植被和土壤类型选择栖息场所.

分类号: S433.2

  • 相关文献

[1]亚洲小车蝗在内蒙古草原宜生区划分研究. 赵海龙,涂雄兵,张泽华. 2018

[2]亚洲小车蝗在内蒙古草原宜生区划分研究. 赵海龙,涂雄兵,张泽华. 2018

[3]5%氟虫腈SC防治草原蝗虫药效试验. 陈景莲,徐利敏. 2007

[4]内蒙古草原虫害防治对策及效益研究. 刘思博,殷国梅,高博,张园园,薛艳林,张英,马崇勇,单艳敏,贾明,丁海君,白春利,孙林,田彦军,高霞. 2017

[5]绿僵菌治蝗对草原昆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泽华,高松,农向群,丛斌. 2011

[6]内蒙古草原牧鸡治蝗效果. 赵海龙,马崇勇,涂雄兵,张泽华. 2019

[7]应用绿僵菌与锐劲特防治蝗虫的效果. 高松,农向群,丛斌,张泽华. 2011

[8]绿僵菌在不同类型草原防治蝗虫的效果分析. 徐超民,王加亭,李霜,马崇勇,单艳敏,季彦华,伟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9]牧鸡对草原蝗虫防控能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林峻,杜桂林,李占武,王广君. 2014

[10]印楝素和阿维·苏云菌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特木儿,催志玲. 2010

[11]一种蝗虫新天敌——野蝇属寄生蝇(双翅目:麻蝇科). 董辉,高松,苏红田,丛斌,张泽华,张礼生,于文海. 2004

[12]应用绿僵菜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张泽华,张卓然. 2000

[13]应用绿僵菌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张泽华,高松,张刚应,王扬,杨宝东,张卓然,郑双悦,王梦龙. 2000

[14]应用绿僵菌及其复合剂防治青海草原蝗虫试验初报. 刘晓建,李卫民,李淑君,张刚应,王扬. 2001

[15]8种生物农药对草原蝗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特木儿,催志玲. 2011

[16]宁夏草原蝗虫优势种和指示种及其对植被群落的响应. 曹梓渝,张海翔,王颖,石淳,班丽萍,张蓉,魏淑花. 2024

[17]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 高松,张泽华,张刚应,王扬. 2000

[18]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研究. 吴惠惠,黄训兵,王广君,曹广春,农向群,张泽华. 2015

[19]绿僵菌防治低密度草原蝗虫对蝗虫多样性的影响. 朱聿振,丁伟,张泽华,张礼生,张永强. 2006

[20]绿僵菌药后草原蝗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研究. 张泽华,高松,农向群,王广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