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酸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永春

作者: 张永春;汪吉东;沈明星;沈其荣;许仙菊;宁运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酸化速率;黄泥土;长期施肥;pH;太湖地区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0 年 47 卷 03 期

页码: 465-4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黄泥土上26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研究区耕作层土壤(0~15 cm)酸化特征及酸化速率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不施有机肥处理(C)和施有机肥处理(M),副区为不同无机肥及秸秆施用处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和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有显著影响,增施有机肥的主区处理pH显著低于不施有机肥处理,但对应的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略有上升;副区单施尿素处理和尿素增施水稻秸秆处理pH较不施尿素对照分别下降了0.45、0.66个单位,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下降1.52、0.95 mmol kg-1;各试验处理的酸化速率为H+0.61~1.74 kmol hm-2a-1,单施尿素处理高于不施尿素处理,而尿素增施有机肥或水稻秸秆的大于单施尿素处理,以尿素配施有机肥和水稻秸秆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pH与外源氮输入量、土壤全氮及速效氮存在显著的依变关系。尿素对土壤的酸化影响与有机肥及水稻秸秆存在差异,前者在降低土壤pH的同时还导致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降低,而增施有机肥及水稻秸秆处理土壤缓冲容量保持稳定甚至提升,但其各自对土壤酸化的具体贡献率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分类号: S14

  • 相关文献

[1]太湖地区黄泥土表层氮库变化与水稻产量间的关系研究. 郭汝礼,沈明星,杨林章. 2007

[2]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土磷素分布特征及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 王建国,杨林章,单艳红,沈明星,路长缨. 2006

[3]潴育型水稻土的机械组成与10种元素的关系. 庞金华. 1993

[4]长期施肥对红壤pH,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蔡泽江,孙楠,王伯仁,徐明岗,黄晶,张会民. 2011

[5]长期施肥对红壤pH、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蔡泽江,孙楠,王伯仁,徐明岗,黄晶,张会民. 2011

[6]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典型农田土壤的酸化特征. 周晓阳,徐明岗,周世伟,Colinet Gilles. 2015

[7]余江县水稻土剖面酸缓冲性能与酸化速率. 唐贤,蔡泽江,徐明岗,文石林,高强,姚晨,陈玲英. 2019

[8]太湖地区黄泥土水稻适宜施氮量研究──长期定位试验. 郭汝礼,杨林章,沈明星,殷士学,张志勇. 2006

[9]不同调理剂改良黄泥土的效应研究. 李剑,孙锐锋,肖厚军,徐彬,邓敏,杨林. 2007

[10]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效果试验. 孙锐锋,李剑,肖厚军,邓敏,徐彬,杨林. 2007

[11]氮磷钾肥配施对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肖厚军,闫献芳,彭刚. 2002

[12]氮钾硫肥配施对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肖厚军,闫献芳,彭刚. 2001

[13]黄泥土氮磷钾化肥用量及配比对玉米增产效果研究. 肖厚军,陈旭晖. 1989

[14]黔中地区黄泥土油菜施用磷石膏的效果. 刘友云,肖厚军,徐大地,张文安,严绪成,何成文,韦小平. 2001

[15]氮钾硫配方施肥对萝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阎献芳,肖厚军,彭刚. 2006

[16]2012年秋季菜心品比试验初报. 佘旭东,刘凤军,牟建梅,徐君,李军,张国芹,宋英,何玲珍. 2013

[17]基于SSR标记的太湖稻区常规粳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孙海燕,杨志刚,沈宗根,汤俊,端木银熙. 2015

[18]水分管理对太湖地区水稻土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施林林,陆长婴,王海候,沈明星,周新伟. 2012

[19]太湖地区24份杂交粳稻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孙海燕,顾雯雯,王淑园,罗兵,杨志刚,沈宗根,端木银熙. 2014

[20]苏南太湖稻区稻茬小麦光温综合生产力. 葛自强,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