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Ⅲ 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对寄主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宝聚

作者: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黄国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瓜;黑星病菌;超微结构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1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63-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初步明确了果胶酶、纤维素酶及毒素对黄瓜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在致病过程中 ,3种致病因子起着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作用。3种致病因子对寄主超微结构的影响中 ,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能力最强 ,毒素对细胞质膜的作用最大 ,3种致病因子均可造成质壁分离 ,液泡、内质网受损。而叶绿体的被膜、片层结构主要被纤维素酶降解 ,线粒体的被膜主要被果胶酶降解 ,3种致病因子均能使叶绿体、线粒体内部空泡化。在分解叶表皮的过程中 ,所研究的 3种致病因子首先是果胶酶降解果胶层 ,然后是纤维素酶、果胶酶、毒素对栅栏组织的分解 ,最后是纤维素酶、毒素作用于薄壁细胞壁 ,毒素、纤维素酶、果胶酶协同作用于细胞内部组织。

分类号: S436.421.1

  • 相关文献

[1]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 Ⅱ细胞壁降解酶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陈红漫. 2000

[2]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Ⅰ 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毒素的分离和纯化.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刘武成,刘长令. 1999

[3]高温高湿对黄瓜黑星病菌孢子萌发及侵染的影响. 李宝聚. 2004

[4]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 Ⅱ细胞壁降解酶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陈红漫. 2000

[5]冷藏黄瓜果皮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乔勇进,冯双庆,李丽萍,方强,王海宏,徐芹. 2008

[6]香蕉黑星病菌黑色素合成关键酶小柱孢酮脱氢酶基因SCD的克隆与分析. 庞仪,蒲金基,陈新平,陈照,肖星,李建国. 2008

[7]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蒲金基,张欣,谢艺贤,漆艳香,张辉强. 2006

[8]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Ⅰ: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毒素的分离?…. 李宝聚,刘武成. 1999

[9]花生感染条纹病毒(PStV)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董炜博,石延茂,赵志强,严敦余. 2000

[10]条斑星鲽精子超微结构研究. 徐永江,柳学周,刘新富,赵明,倪娜. 2010

[11]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鳃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加儿,许晓娟,刘匆,区又君. 2009

[12]“高原明珠”绿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肌超微结构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影响的研究. 罗显扬,梁月荣,周国兰,刘声传,郑文佳. 2011

[13]金乌贼精子的超微结构. 刘长琳,邹健,刘君刚,庄志猛,陈四清,刘春胜,孙建明,王晓华. 2011

[14]甘蓝型油菜黄化(苗)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超微结构. 董遵,刘敬阳,马红梅,许才康,孙华,张建栋. 2000

[15]秋水仙素诱导的野生大豆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杨茂成,赵建华. 1997

[16]观赏凤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高频再生及超微结构研究. 张国芳,陆广欣,陈丽闽,毛碧增. 2011

[17]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吕召云,郅军锐,周玉锋,孟泽洪,张骏,杨广明. 2015

[18]水稻生育后期叶片早衰突变体的光合特性与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王复标,黄福灯,程方民,李兆伟,胡东维,潘刚,毛愉婵. 2012

[19]航天搭载后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茎尖无性系有丝分裂行为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吴如健,黄镜浩,温寿星,蔡子坚,罗土炎,陈良锋,王周文. 2011

[20]螺旋粉虱成虫触角的感器. 郑丽霞,吴伟坚,符悦冠.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