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磷胁迫对大豆植株磷素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晓双

作者: 郭晓双;吴冬婷;周全;姚玉波;龚振平;马春梅;夏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缺磷胁迫;磷素;干物质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85-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磷是大豆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因素,缺磷胁迫会影响大豆植株对磷素的吸收和分配,从而影响干物质的积累。通过采用砂培方法,自大豆V3期开始,连续进行4次缺磷处理,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大豆植株磷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至花期和花荚期缺磷胁迫,磷素由幼嫩向成熟生长和已成熟的叶部向外转移,以供给新生长的茎叶根和荚果对磷素的需要;苗期至花荚期缺磷处理对成熟和由幼嫩向成熟生长的叶片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明显,说明叶片在向外输出磷素时,预留出自身生长需要的磷素;在结荚、鼓粒期缺磷胁迫,可导致成熟营养器官早衰;缺磷处理对干物质影响明显小于对磷素积累的影响,说明外界磷素供应不足时,大豆植株会更高效地利用磷素。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白怡婧,黄兴成,张雅蓉,张萌,张文安,蒋太明. 2019

[2]施氮量对稻茬小麦秸秆干物质和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石祖梁,顾东祥,张传辉,于建光,杨四军. 2014

[3]雪茄烟田间生长期干物质及氮、磷、钾累积规律分析. 徐祥玉,樊俊,王瑞,陈红华,卜贵军. 2022

[4]春大豆植株磷素积累与转运动态的研究. 宋秋来,曾祥亮,张磊,龚振平,马春梅,姚玉波,韩德志. 2011

[5]黄淮地区中豆19号的高产栽培模式. 卢增辉,常从云,戴蜀珏,赵长军,郭鼎新. 1990

[6]大豆对磷素吸收规律的研究. 王立刚,刘克礼,高聚林,刘景辉,张胜. 2007

[7]不同大豆品种的抗氧化性研究. 王跃强,孙国娟,崔洁,崔承弼,马凤鸣. 2011

[8]磷肥配施石灰石粉对红壤上大豆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傅庆林,孟赐福. 1992

[9]心土层施磷对大豆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高中超,杜春影,王翠玲,高文超,张丽丽,孙磊,刘峰,宋柏权. 2018

[10]高产春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花荚形成的关系研究. 傅积海,章建新,楚光红,王聪,周芳芝. 2019

[11]高产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孙贵荒,刘晓丽,董丽杰,陈艳秋. 2002

[12]施肥对大豆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忠杰. 2011

[13]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梁文卫,毕影东,李炜,樊超,邸树峰,刘建新,刘淼,杨光,来永才,王明洁. 2024

[14]不同春蚕豆品系对不同磷处理的适应机理研究. 王惠珍,张恩和,彭忠. 2005

[15]柱花草根系分泌物对缺磷胁迫的响应分析. 赵仓,吴远航,赵兴坤,孙昊,杨丽云,刘攀道,罗丽娟. 2023

[16]缺磷对紫云英根系分泌物产生及难溶性磷活化的影响. 兰忠明,林新坚,张伟光,张辉,吴一群. 2012

[17]大叶山蚂蝗叶片响应缺磷胁迫的脂质代谢组分析. 郑韶爵,朱厚荣,罗佳佳,刘攀道,罗丽娟,刘国道,董荣书. 2022

[18]假地豆响应缺磷胁迫的代谢衍生物分析. 朱厚荣,郑韶爵,吕金慧,徐然然,罗丽娟,董荣书. 2022

[19]缺磷胁迫下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对抗草甘膦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原向阳,张丽光,黄蕾,王斌强,冯雷,温银元,宋喜娥,王宏富,王玉国. 2015

[20]缺磷胁迫对小麦根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1 At表达的影响. 孙海国,张福锁,杨军芳.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