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年限对核桃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雅琦

作者: 赵雅琦;栾好安;黄绍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植年限;核桃园;土壤团聚体;活性碳;惰性碳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8-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时空置换法,分析核桃栽培管理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尺度下有机碳(SOC)及其组分(活性碳、惰性碳)的演变特征,为我国核桃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合适湿度"干筛法和改良Walkley-Black法,以河北省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基地3个种植年限核桃园(7、14、21年)及临近未种植核桃的荒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年限核桃园土壤团聚体分布和SOC及其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核桃园表层(0~40 cm)土壤>2和<0.25 mm团聚体比例分别表现出增加与降低的趋势,从而导致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随之增加(增幅为2.3%~18.2%);同时,0~20 cm土层团聚体MWD值显著高于20~40和40~60 cm土层.(2)表层土壤中大粒径(>2和2~0.25 mm)团聚体SOC(包括活性碳、惰性碳)含量、活性及全氮含量基本表现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深层(40~60 cm)土壤及<0.25 mm团聚体中的上述指标(如SOC含量、活性及总氮含量)对种植年限响应不敏感.(3)SOC(包括活性碳、惰性碳)含量、SOC活性、全氮含量、碳氮比值均随团聚体粒径降低或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长期(>14年)种植核桃可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利于大粒径团聚体SOC积累,并提高SOC活性,而<0.25 mm团聚体及深层土壤较少受到影响.

分类号: S664.1`S153

  • 相关文献

[1]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 吕贻忠,廉晓娟,赵红,刘武仁. 2010

[2]植物种和氮添加对元谋干热河谷草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 和润莲,闫帮国,孙毅,何光熊,史亮涛. 2021

[3]核桃园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优选. 朱晓锋,王明,徐兵强,宋博,闫晓静,杨森,袁会珠. 2020

[4]不同定植年限核桃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碳代谢功能特征. 顾美英,徐万里,马凯,冯雷,张志东,欧提库尔·玛合木提,朱静,唐光木,唐琦勇,楚敏. 2021

[5]核桃园黄刺蛾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 赵国庆,晁岱荣,高华江,张丽萍,徐兵强. 2022

[6]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久明,匡恩俊,刘亦丹,迟凤琴,张一雯,宿庆瑞,石艳香. 2021

[7]活性炭与分子筛吸附乙烯诱导巴厘菠萝开花的研究. 刘胜辉,吴青松,张秀梅,孙伟生,孙光明. 2014

[8]水果罐头二次加工中废糖液的处理工艺研究. 郑美瑜 ,程绍南 ,邢建荣 ,邵敏. 2004

[9]活性碳技术处理畜禽养殖污水. 林琰. 2006

[10]甘蔗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抗褐化研究. 吴转娣,赵俊,刘家勇,陈学宽,杨昆,赵培方,李纯佳,吴才文. 2013

[11]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椰子皮中亚硫酸盐. 何秀芬,韩丙军. 2007

[12]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麦轮作体系土壤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 陈洁,梁国庆,周卫,王秀斌,孙静文,刘东海,胡诚. 2019

[13]设施栽培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袁亮,李絮花,李润,路超,赵朋. 2007

[14]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李本措,塔林葛娃,李月梅,李凤桐. 2019

[15]苜蓿轮作玉米后不同种植年限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 田立双,张玉芹,杨恒山,毕文波,刘志雄. 2014

[16]天津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水分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演变. 沃飞,蔡彦明,田颖,方堃. 2010

[17]不同种植年限枸杞园土壤肥力变异特征. 李云翔,张学军,刘晓彤,罗健航,赵营. 2018

[18]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导水性能及影响因素. 蔡彦明,沃飞,方堃,刘凤枝. 2009

[19]天津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水分特征对比研究. 沃飞,蔡彦明,方堃,田颖,周炼川. 2009

[20]天津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蔡彦明,沃飞,方堃,师荣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