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甘蔗轮作模式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持续效果与土壤微生态机理(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莉莎
作者: 曾莉莎;林威鹏;吕顺;王芳;夏玲;刘文清;伍朝荣;周建坤;杜彩娴;蔡昆争;刘建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蕉连作;香蕉-甘蔗轮作;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土壤微生物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2096-6237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257-2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珠三角部分蕉农采用香蕉和甘蔗轮作防控香蕉枯萎病,并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古籍《广东新语》也有香蕉-甘蔗轮作的记载,但是关于该轮作模式的作用、效果及控病机理尚不明确。本文研究了连作香蕉地轮作不同年限甘蔗对香蕉枯萎病的控制作用,并从土壤微生态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试验设置4个处理:连作香蕉11年(CK)、香蕉连作地—甘蔗1年—香蕉1年(GZ1)、香蕉连作地—甘蔗2年—香蕉1年(GZ2)和香蕉连作地—甘蔗3年—香蕉1年(GZ3)。研究轮作甘蔗不同年限对后茬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结构,揭示轮作甘蔗影响后茬香蕉枯萎病发生的土壤微生态机制。结果表明,连作蕉地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为49.15%,而轮作甘蔗1年后茬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降至17.86%,轮作2年和3年甘蔗后茬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仅为1.79%。土壤可培养细菌总数随着轮作甘蔗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可培养放线菌总数和尖孢镰刀菌则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真菌总数无显著变化。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随轮作甘蔗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浮霉菌目(Planctomycetales)、酸微菌目(Acidimicrobiales)和土壤红杆菌目(Solirubrobacterales)的细菌丰度呈随甘蔗种植年限增加而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酸杆菌目(Acidobacteriales)、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和军团菌目(Legionellales)的细菌丰度则呈随甘蔗种植年限逐年降低趋势,并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连作香蕉地轮作甘蔗,能够显著降低后茬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并且随着甘蔗轮作时间年限的增加,发病率逐年降低。轮作甘蔗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而间接影响尖孢镰刀菌的生存环境,从而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轮作2年甘蔗,即可达到显著控病效果。此结果与《广东新语》中关于香蕉-甘蔗轮作年限的记载一致。
分类号: S436.68`S154.3
- 相关文献
[1]香蕉-甘蔗轮作模式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持续效果与土壤微生态机理(Ⅱ). 林威鹏,曾莉莎,吕顺,伍朝荣,王芳,周建坤,刘文清,蔡昆争,杜彩娴,夏玲. 2019
[2]阿扎霉素F_(5a)抗南方根结线虫和香蕉枯萎病菌活性研究. 罗少娥,解修超,曾庆飞,雒丹丹,申张鹏. 2016
[3]灌溉消毒水源对香蕉植株生长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刘珊珊,陶成圆,李春雨,沈宗专,李荣,沈其荣. 2019
[4]球囊霉属3种AM真菌对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梁昌聪,刘磊,郭立佳,杨腊英,王国芬,张建华,黄俊生. 2015
[5]木霉制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付岗,潘连富,晏卫红,庞国萍. 2013
[6]香蕉茎叶生物炭对香蕉枯萎病防控效果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徐广平,滕秋梅,沈育伊,邱正强,张德楠,何成新,牟海飞,周龙武,韦绍龙,牟芝熠. 2020
[7]苜蓿幼苗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与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的关系. 李敏权,张自和,马静芳,柴兆祥. 2003
[8]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对黄瓜胚根萌发的影响. 林抗美,车建美,刘波,朱育菁,肖荣凤,蓝江林. 2006
[9]11种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小均,何海永,谭清群,徐峰,吴石平,吴明开,王莉爽,杨学辉,袁洁. 2014
[10]黄瓜尖孢镰刀菌发酵过程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车建美,刘波,朱育菁,蓝江林,肖荣凤,葛慈斌,郑雪芳. 2006
[11]定西地区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病原研究. 李敏权,柴兆祥,李金花,董云霞,张丽萍,张自和. 2003
[12]尖孢镰刀菌发酵生产木糖醇的工艺研究. 刘森,杨涛,崔薇薇. 2008
[13]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7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 杨焕青,王开运,范昆,林才华,段海明,原晓玲. 2008
[14]胡麻专化型尖孢镰刀菌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苑琳,刘姗姗,路福平,李子钦,张辉. 2011
[15]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的多态性. 车建美,刘波. 2005
[16]尖孢镰刀菌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 车建美,刘波,朱育菁,蓝江林,林抗美,肖荣凤. 2006
[17]香蕉枯萎病菌pacC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李松伟,黄俊生,羊玉花,杨歆璇,贾慧升,杨腊英,王国芬,方晓东,李传东. 2010
[18]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异质性的研究. 车建美,刘波. 2005
[19]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种质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研究. 马静芳,李敏权,张自和,柴兆祥. 2003
[20]一株海洋细菌BA-3的鉴定及其对建兰尖孢镰刀菌茎腐病的防治. 姚锦爱,黄鹏,蔡鸿娇,侯翔宇,余德亿.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肃省玉米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马艳红;王芳;白丽霞;汤芳;岳庆春;王子榕;刘悦善;易红梅;刘国华;第红君
关键词:玉米品种;DNA指纹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
-
智慧果园关键应用场景研究进展
作者:吴建伟;张琳;郑文刚;秦向阳;吴忠高;方锡红;王永泉;芦天罡;王健;朴香淑;王芳;岳巧云;张海合;季婧;丛小蔓;李奇峰
关键词:智慧果园;大数据;模型;数智化
-
行间生草对豫东地区桃树生长及果园土壤的影响
作者:党伟;董聪颖;徐变变;范嘉琳;孙剑;王芳;高登涛
关键词:桃;行间生草;生长量;产量;豫东地区
-
安徽省主要发生水稻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马超;翟勤;张华中;周彤彤;王芳;韩科雷;严丹侃
关键词: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治
-
初加工过程对党参和白及中6种农药残留的影响
作者:石贵远;黄文源;段婷婷;王芳;田旭芳;张盈
关键词:党参;白及;杀虫剂;初加工;加工因子
-
马铃薯StSTOP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作者:黄美菁;吕春娜;康嘉慧;周一帆;赵酏浛;王芳
关键词:马铃薯;StSTOP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
-
果园生草条件下土壤与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特征研究
作者:李晓龙;马军;褚燕南;岳海英;王芳;刘婷;岳芬芬;李元;吴昊;贾永华;田建文
关键词:果园生草;土壤;近地层;温湿度;变化特征;宁夏引黄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