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希柏

作者: 曾希柏;孙楠;高菊生;王伯仁;李莲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植制度;作物生长;经济效益;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7 年 40 卷 06 期

页码: 1198-1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红壤地区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灌溉条件较差稻田种植制度改革提供有效模式。【方法】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季稻田改种牧草、水旱轮作及旱作等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按各处理生产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折算,稻田改制可增加产值、提高产投比。各处理比较,以水旱轮作产值最高,分别比对照、牧草和旱作处理增加34.7%、21.4%和2.2%,且牧草和旱作处理也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0%和31.8%;牧草、水旱轮作和旱作处理产投比值分别比对照高0.9、0.6和0.3。种植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有较好效果,但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一定幅度下降,说明在本研究的施肥水平下,有必要增加氮素、特别是钾素养分的投入。【结论】在当前红壤地区双季稻田肥力状况、气候及作物栽培管理条件下,对灌溉条件较差的稻田进行改制是可行的,其中,种植牧草或实行水旱轮作对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土壤肥力有较好效果。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石灰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区土壤酸度、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闫志浩,胡志华,王士超,槐圣昌,武红亮,王瑾瑜,邢婷婷,余喜初,李大明,卢昌艾. 2019

[2]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影响研究进展. 周媛,齐学斌,李平,胡超. 2015

[3]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措施对烟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张翔,范艺宽,毛家伟,孙春河,桂言伟,陈启龙. 2008

[4]双季稻田改制对土壤剖面构型及性质的影响. 曾希柏,孙楠,高菊生,李莲芳,王伯仁,白玲玉. 2008

[5]轮耕条件下土壤改良及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研究. 王平,陈娟,谢成俊,王国宇,温健,张丽娟. 2018

[6]茶树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在浙江省茶园中的应用及效果. 马立锋,阮建云,陈红金,单英杰,石元值,姜铭北,滕淳茜,黄承沐,刘林敏,吴林土,汤志飞,王美琴,潘建清,梁碧元,潘理勋,盛定建. 2013

[7]复混肥及施用方法对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韦家少,吴敏,何鹏,吴炳孙,吴文冠,高乐,王桂花,孙勇. 2018

[8]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佀国涵,彭成林,徐祥玉,徐大兵,袁家富,李金华. 2017

[9]秸秆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袁大伟,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何七勇,张娟琴. 2013

[10]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史书强,赵颖,何志刚,娄春荣. 2016

[11]有机肥对混推复垦地养分变化及生产力的影响. 王立革,焦晓燕,郜春花,白文斌,卢朝东,刘鑫,王劲松. 2009

[12]短期豆科绿肥插入旱地轮作效界研究. 吴学栋. 1993

[13]农业有机废弃物还田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李明德,刘琼峰,吴小丹. 2012

[14]水稻-青菜高效轮作模式比较试验. 汤海军,唐玉英,吴珏,许和水. 2024

[15]红壤丘陵区玉米鲜食大豆间作的丰产增效和土壤培肥效应. 宋惠洁,秦文婧,李桂龙,刘佳,胡丹丹,吴艳,柳开楼. 2024

[16]耐氨固氮菌对蔬菜作物生物的促进作用研究. 卢秋雁,柯玉诗. 1999

[17]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张莹,文凤. 2011

[18]水肥耦合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王智琦,马忠明,张立勤. 2011

[19]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区域化旱涝监测预警. 葛道阔,曹宏鑫,杨余旺,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林玥,李秉柏. 2017

[20]耕整地作业技术/方式对土壤以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杨发展,王黎阳,李维华,牟家宏,荐世春,史嵩.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