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立君

作者: 陈立君;郭强;刘迎雪;李祥羽;赵远玲;单大朋;陈庆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G.Max);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抗性基因;SSR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9 年 09 期

页码: 43-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其中3个标记Satt56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并且在F2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65—SOYGPATR—Hrcs1—Satt396,其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7、6.5、14.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人工合成小麦抗白粉病未知基因的SSR标记. 赵远玲,李祥羽,孙连发,陈立君. 2011

[2]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基因的SSR标记研究. 王惠,于佰双,段玉玺,陈立杰. 2007

[3]小麦突变体D51抗秆锈性遗传分析及其抗性基因SSR标记. 尹静,王广金,张宏纪,孙岩,刁艳玲,黄景华,郭强,肖佳雷,马凤鸣,孙光祖. 2007

[4]利用SSR指纹图谱分析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 密士军,邱丽娟,常汝镇,郝再彬,关荣霞. 2004

[5]中国大豆种质抗SCN基因rhg1位点SSR标记等位变异特点分析. 王文辉,邱丽娟,常汝镇,马凤鸣,谢华,林凡云. 2003

[6]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7]一个粳稻来源抗稻瘟病基因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李彬,邓元宝,颜学海,杨阳,刘彭强,杜勇,谢培,王德正,邓其明. 2014

[8]利用功能标记鉴定普通野生稻中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夏志辉,韩飞,高利芬,袁潜华,翟文学,刘迪,罗越华. 2009

[9]水稻抗性基因Pi对福建省稻瘟病菌优势菌群的抗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杨秀娟,代玉立,陈福如. 2017

[10]抗稻瘟病Pi2/9/z-t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华丽霞,汪文娟,陈深,汪聪颖,曾烈先,杨健源,朱小源,苏菁. 2015

[11]植物与线虫互作的信号传导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叶德友,漆永红,李敏权. 2016

[12]畜禽粪便堆肥中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及控制研究进展. 严莲英,刘桂华,秦松,胡岗,范成五. 2016

[13]水稻Pi2/9位点3个抗瘟基因的抗菌谱及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素华,李智强,文婷,梁毅. 2012

[14]镇籼232的抗飞虱特性与育种利用. 曾生元,龚红兵,李闯,林添资,景德道,盛生兰. 2013

[15]辽星系列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鉴定与抗性分析. 潘争艳,邱福林,吕桂兰,马秀芳,王艳华,高虹,李小婉,李睿. 2017

[16]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进展. 胡亮,杜波. 2011

[17]辽宁省粳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潘争艳,邱福林,吕桂兰,马秀芳,商文奇,白元俊,徐正进. 2019

[18]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马骏,朱迎春,王延波,姜敏,刘欣芳,李明,张庆芳. 2014

[19]中国野生稻资源及其在水稻抗性育种上的应用. 鄂志国,郑传举,王磊. 2008

[20]小麦农家品种白葫芦抗白粉病基因的SSR分析. 赵宁娟,薛飞,王长有,韩静然,吉万全,郑蕾.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