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红壤茶园溶磷细菌数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慧芬

作者: 郑慧芬;曾玉荣;王成己;李振武;罗旭辉;王义祥;翁伯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溶磷细菌;土壤有效磷;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红壤茶园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18 期

页码: 114-118

摘要: 为检测施用生物炭对酸性红壤土壤磷转化和土壤溶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用茶园土进了8周的接种溶磷细菌的微缩土壤培养实验,设置了0%、1%、3%(重量比)3种添加生物炭处理。结果表明:接种后土壤溶磷细菌数量迅速下降,而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茶园溶磷细菌的数量,为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的10.5~15.25倍。此外,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值、土壤有效磷(Bray-P)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有效磷、p H值、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总之,与对照处理相比较,添加生物炭可以增加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的数量,并对土壤磷素起到活化作用。

分类号: S154.3`S158

  • 相关文献

[1]荒漠草原植物根际溶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磷能力的比较. 巩瑞红,王小兵,赵吉睿,张胜男,王瑞刚,孟建宇. 2014

[2]适应玉米的溶磷细菌筛选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梅新兰,闪安琪,蒋益,韦中,王誉瑶,王世梅,沈其荣,徐阳春,刘建. 2016

[3]高效溶磷微生物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磷素效率的影响. 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爱平,吴海燕. 2011

[4]莴笋根部促生菌筛选与促生特性测定. 撖冬荣,侯栋,姚拓,兰晓君,朱瑞婷. 2020

[5]一株土生克雷伯氏杆菌(k.pneumoniae)溶磷能力的初步研究. 王小妹,袁生,常志州,黄红英,张建英. 2006

[6]人参根际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作用. 穆朋,梁池嘉,周淑荣,赵艳,王岩,关一鸣,刘政波,张悦,刘宁. 2023

[7]客沙对红壤茶园土壤及茶树生长的影响. 刘继尧,张亚莲,曾跃辉,罗淑华. 1997

[8]红壤茶园有效钾含量及施钾效果. 曾跃辉,常硕其,王旭. 2004

[9]低丘红壤茶园土的持水特性及水分循环特征. 许允文,吴洵,杨锁森,王晓萍,杨金楼,朱济成. 1991

[10]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许允文,韩文炎,伍炳华. 1993

[11]云南高原红壤茶园土壤的主要物理特性. 许允文,杨钟鸣. 1992

[12]浙北平原土壤有效磷的农学-环境综合分级研究. 章明奎,麻万诸. 2010

[13]微生物解磷菌肥对大棚茄子生长及土壤有效磷利用的影响. 蒋欣梅,夏秀华,于锡宏,倪淑君,张树春. 2012

[14]插值方法与样点数对县域土壤有效磷空间变异特征评价的影响. 孙义祥,吴传洲,朱克保,崔振岭,陈新平,张福锁. 2009

[15]不同苜蓿种质对土壤磷锌反应效应的初探. 陈文,Dr.G.Eagleton,李琪,张小虎. 1991

[16]灌漠土上连续间作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柳欣茹,包兴国,王志刚,李隆. 2016

[17]不同施肥管理下水旱轮作水稻土磷含量的演变. 吴春艳,刘晓霞,陈义,李艳,唐旭,陆若辉. 2019

[18]甘蔗花生间作体系中红壤地根际pH值与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 2019

[19]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磷盈亏及农学阈值的影响. 孙翠平,张英鹏,罗加法,仲子文,孙明,李彦,刘兆辉,井永苹,薄录吉. 2019

[20]温度、水分对添加牛粪后橡胶园砖红壤pH值的影响. 罗雪华,吴小平,王文斌,张永发,薛欣欣,王大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