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菌属真菌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卓梦霞

作者: 卓梦霞;刘思文;李春雨;胡位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镰刀菌;真菌毒素;毒性机理;病原菌与植物互作;解毒酶;转运蛋白;次生代谢物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56-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镰刀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几乎所有的镰刀菌都会产生真菌毒素,其毒素种类多、毒性强,一方面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之一参与镰刀菌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可污染粮食和饲料,进而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相关病症。已有研究表明,镰刀菌侵染植物后产生的不同种类真菌毒素不仅毒害植物细胞,引起植物组织的坏死,还会加速病原菌的侵染;同时,针对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植物会激活防御酶并启动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或将致病毒素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并转运到胞外,或通过分泌次生代谢物直接抑制病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为全面解析镰刀菌毒素在病原菌侵染植物中的作用,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该文综述了镰刀菌属真菌毒素的种类、毒性机理以及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并讨论了植物对真菌毒素的防御反应策略,以期为镰刀菌毒素致病机制和病原菌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2.4

  • 相关文献

[1]镰刀菌属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张卫娜,贾谏,陆晓宇,陈中健,孔谦,陈庄. 2013

[2]镰刀菌分泌的主要毒素研究进展. 陈石,陈丽娜,周红玲,郑加协. 2011

[3]典型草原4种优势种牧草次生代谢物对亚洲小车蝗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陈德霞,刘旭,罗林华,黄训兵,吕慎金,李广阅,张泽华. 2020

[4]小麦产毒病原菌及其毒素防控的研究进展. 王刘庆,姜冬梅,王瑶,姜楠,王蒙. 2017

[5]挂面煮制方法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去除效果研究. 常敬华,何志明,赵月菊,邢福国,周露. 2016

[6]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吕洁杰,杜瑞英. 2020

[7]代谢组学在化学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常静,潘一帆,魏若瑾,李济彤,杨璐,朱莉飞,王会利. 2020

[8]三聚氰胺的毒性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吴红岩,郭同军,张俊瑜,桑断疾. 2019

[9]毒蘑菇毒素的分类与识别研究进展. 李高阳,谢秋涛. 2013

[10]2,3,7,8-四氯二苯并-p-二恶英对建鲤肝组织损伤作用研究. 杜金梁,曹丽萍,贾睿,刘英娟,赵才源,申玉金,丁炜东,殷国俊. 2016

[11]镉在水生动物体内的研究概况. 张翠,翟毓秀,宁劲松,尚德荣,王家林. 2007

[12]水稻硅营养的研究进展. 吴季荣,龚俊义. 2010

[13]镉超积累植物及植物镉积累特性转基因改良研究进展. 蔡利娟,范仲学,全先庆,张延新,杜瑞雪. 2009

[14]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及N-氨甲酰谷氨酸对细毛羊断奶羔羊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 桑丹,孙海洲,赵存发,赵宏丽,付绍印,李胜利,张春华,张俊芳. 2014

[15]盐处理下ZxSOS1调控旱生植物霸王Na~+、K~+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 李毅晓,马清,王锁民. 2014

[16]高等植物氮素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马清,管超,夏曾润,王茜,王锁民. 2015

[17]盐胁迫下植物离子转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高永生,王锁民,宫海军,赵志光,张承烈. 2003

[18]葫芦科作物果实糖积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王曼曼,屈淑平,李俊星,吴廷全,黄河勋,钟玉娟. 2019

[19]植物HKT蛋白耐盐机制研究进展. 王甜甜,郝怀庆,冯雪,景海春. 2018

[20]水稻盐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 鄂志国,张丽靖.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