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及吡虫啉有效用量的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爱芝

作者: 刘爱芝;王晓军;李素娟;武予清;李巧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蚜;吡虫啉;敏感性;最佳用量;防治适期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02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15-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比麦长管蚜高 ,其LC50 之比为 1∶3左右。田间试验结果明确 ,吡虫啉持效性好 ,其持效期与吡虫啉用量和麦蚜种类有关。小麦穗蚜发生始盛期是吡虫啉防治麦蚜的最佳时期 ,防治禾谷缢管蚜最佳有效用药量为 1g/ 6 6 7m2 ,麦长管蚜为 2 g/ 6 6 7m2 。

分类号: S435.122

  • 相关文献

[1]机动弥雾法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蚜虫的雾滴沉积密度与防效的关系. 崔丽,王金凤,秦维彩,尹姣,袁会珠. 2010

[2]吡虫啉不同施药方式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徐维红,许静杨,邹德玉,高伟. 2020

[3]吡虫啉拌种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研究. 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王亚欣,代丽华,许桂明,马云华,潘文亮. 2011

[4]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2012

[5]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对麦蚜田间防效及药剂残留动态分析. 都振宝,苗进,武予清,陈锡岭,李广领,巩中军,段云,蒋月丽. 2011

[6]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拌种防治麦蚜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李耀发,党志红,潘文亮,高占林. 2013

[7]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王亚欣,闫俊茹,代丽华,许桂明,高占林. 2011

[8]2.5%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渗透,润湿性及对麦蚜的防铲. 廖宗族,李世功. 1997

[9]江苏地区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监测. 王冬兰,刘贤进,张存政,余向阳,顾正远,李进. 2003

[10]班氏跳小蜂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及解毒酶活性的变化. 杜亮,黄芳,王飞飞,吕要斌. 2015

[11]枸杞棉蚜抗、感吡虫啉品系转录组比较分析. 王新霞,张慧斌,刘雲祥,刘思雨,来有鹏,李秋荣. 2025

[12]7.5%啶磺草胺防除日本看麦娘最佳用量筛选试验. 熊战之,蔡刚振,单奇志,陈香华,赵桂东. 2012

[13]黑龙港地区小麦玉米最佳施肥灌水量的经济分析(英文). 杨从科,郑彦平,埃文·史密斯. 1999

[14]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赵欣楠,龚成文,杨君林,冯守疆. 2011

[15]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高产玉米氮肥最佳用量研究. 张佳,王永亮,郭彩霞,郭军玲,杨治平,张强. 2013

[16]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束兆林,唐建明,周孝评,缪康,赵来成,方继朝. 2009

[17]贵州龙里越冬代稻水象甲卵巢发育进度调查. 张昌容,何永福,李鸿波,张忠民,江兆春,宋聚群. 2018

[18]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李小平,刘培斌,潘荣光,许国庆. 2006

[19]赣东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性诱剂监测及防治适期研究. 黄冬华,徐雷,谢杰,范芳,周超华. 2017

[20]稻套麦田优势杂草对小麦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李慈厚,张俊喜.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