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h基因抗体的制备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WANG Li-zhong

作者: WANG Li-zhong;肖强;ZHANG Chuan-xi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8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260-2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sNPV)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全长为741bp的ph基因编码区片段。将Ep-ph编码区插入pET-28-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p-p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进行了高效的表达。以经表达纯化的目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EupsNPV的ph抗体,测得的抗体效价为6.4×104。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制得的抗体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制备的抗体用间接ELISA方法对茶毛虫病毒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4152x-0.8299,相关系数r=0.9897(P<0.01)。间接ELISA方法表明该抗体可以用于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农药的定量检测,从而为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检测农药制剂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卷叶病毒与S病毒重组双C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吉祥,宋志成,韦晓玲,杨煜,隋炯明,郭宝太. 2022

[2]5株鲆鲽鱼类病原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朱岩松,王秀华,韩雯,王锐,黄健. 2013

[3]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在土壤中毒蛋白含量的ELISA检测. 吴瑞华,李国勋,王容燕,王金耀,冯书亮. 2007

[4]辣椒斑驳病毒CP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与应用. 王鑫,叶倩,吕小园,田培洁,张松柏,张宇,张德咏,罗香文. 2022

[5]BTV16重组VP2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张明珠,王鹏,田佳鑫,陈士刚,鲍君铎,仇相书,鲁会军,李昌. 2024

[6]大豆花叶病毒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小宇,张春雨,张伟,苏前富,苏颖,张金花,李建平,王永志. 2019

[7]绵羊肺炎支原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赵萍,储岳峰,高鹏程,贺英,赵海燕,逯忠新. 2008

[8]检测马疱疹病毒4型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田志革,郭巍,赵世华,潘佳亮,冉多良,相文华,曲娟娟. 2014

[9]马疱疹病毒1型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田志革,郭巍,赵世华,潘佳亮,冉多良. 2013

[10]绵羊肺炎支原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赵萍,储岳峰,高鹏程,贺英,赵海燕,逯忠新. 2008

[11]羊细粒棘球蚴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贾红,刘丹,侯绍华,于琳琳,柏丽华,朱鸿飞. 2011

[1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截短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苗立中,祖立闯,王艳,马秀丽,亓丽红,宋敏训,沈志强,韩文瑜. 2017

[13]猪戊型肝炎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刘启文,李震,赵凯,于瑞嵩,唐雪明,朱宏,吴潇,谭芙蓉,王金斌,陶世如,蒋玲曦. 2010

[14]棉花黄萎菌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检测棉花体内带菌的应用. 刘翠芳,高广瑞,田世民,蒋继志,鹿秀云,马平,李社增. 2007

[15]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Dot-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高珺珊,张西臣,刘原源,寇金华,张壮志,李建华,杨举,李赫,李棕松,宫鹏涛. 2018

[16]抗犬细小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李子树,冯楚楚,蔡佳希,王毓,方树人,方晓寒,薛向红. 2025

[17]从云南蚕区分离BmCPV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 张永红,唐芬芬,邵榆岚,朱峰,白兴荣. 2015

[18]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株系的分子鉴定初探. 唐芬芬,邵榆岚,钟健,张永红,黄平,董占鹏,廖鹏飞,白兴荣. 2014

[19]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的效果及持效性. 刘明炎,毛迎新,谭荣荣,龚自明. 2008

[20]茶毛虫病毒研究进展. 冷杨,殷坤山,肖强.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