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突变技术支撑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录祥

作者: 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李军辉;古佳玉;王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改良;突变技术;突变品种;突变基因资源;DNA技术;粮食安全

期刊名称: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

ISSN:

年卷期: 2009 年

页码: 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自1938年以来,诱发突变技术应用于农作物新材料创制和优良新品种培育已经在解决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供给中发挥显著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9月,世界上60多个国家在170多种植物上利用诱发突变技术育成和推广了3088个突变品种,其中中国在45种植物上育成了802个突变品种,占目前国际诱变育成品种数据库中总数的四分之一多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育成的突变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900万公顷,每年为国家增产粮、棉、油10~15亿公斤,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近年来,加速器离子束辐照、空间环境诱变等新型诱变手段,以及传统核辐射诱变技术的有效利用等在我国农作物诱变改良与新基因挖掘中的应用日趋活跃。植物...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植物诱发突变技术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李军辉,古佳玉,赵世荣,王晶. 2009

[2]辐照杂交低世代种子的诱变效果与育种成就. 吴关庭,夏英武,舒庆尧. 1994

[3]RNAi技术在植物改良中的应用. 喻时周,秦信蓉,韩宏仕,杜才富. 2012

[4]代谢工程和作物改良. 郑康乐. 2002

[5]CRISPR/Cas9系统在水稻中的发展和利用. 沈明晨,薛超,乔中英,龚志云. 2019

[6]"优质花生分子标记的基础研究"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花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王传堂. 2006

[7]转基因作物研发现状及展望. 孙卓婧,张安红,叶纪明. 2018

[8]植物根系表型信息获取技术研究进展. 吴茜,张伟欣,张玲玲,孙传亮,刘乃森,岳延滨,曹静,梁万杰,葛道阔,唐普传,李百明,曹宏鑫,张文宇. 2021

[9]西藏地区青稞籽粒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 黄海皎,李杨,高小丽,田朋佳,尼玛央宗,拉巴扎西,次珍,魏新虹,曲吉,廖文华. 2020

[10]氮素在植物中的利用综述. 白文钦,胡明瑜,王春萍,蒋晓英,雷开荣,吴红. 2020

[11]利用修饰光敏色素信号途径进行作物改良的可行性. 詹克慧,李志勇,侯佩,习雨琳,肖阳,孟凡华,杨建平. 2012

[12]基因组学辅助作物改良研究进展. 管延安,杨延兵,张华文,王玉海,王洪刚. 2008

[13]CRISPR/Cas9系统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张余,张雨良. 2018

[14]合成生物学在水稻基因工程及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爽,何勇,童晓红,应杰政,田志宏,王以锋. 2021

[15]合成生物学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王繁华,乐亮,普莉. 2024

[16]中国花生种质核心收集品的建立. 姜慧芳,廖伯寿,段乃雄,任小平. 2004

[17]转基因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农作物上的应用. 崔永祯,杨晓云,李绍祥,浦秋红,杨忠慧,李宏生,丁明亮. 2022

[18]中国农业的植物突变育种与同位素示踪应用(英文). 梁劬. 1993

[19]表观遗传变异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江静,钱前,马伯军,高振宇. 2014

[20]重庆粮食安全战略的科技对策. 苟小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