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多倍体化学诱导剂的筛选及对不同桑树材料的诱变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荣俊

作者: 方荣俊;张英华;扈东青;赵卫国;林强;刘利;程嘉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树;多倍体;化学诱导;诱变材料;化学试剂;处理方法;变异鉴定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126-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高效获取桑树多倍体育种的优良植株,以形态变异率为考核指标,筛选化学诱导剂组合,并对19个桑树品种或杂交组合的不同材料进行诱导处理,改进和丰富桑树多倍体化学诱变技术体系。初步筛选出最佳诱导剂组合0.2%秋水仙素+2%二甲基亚砜(DMSO),用该诱导剂组合分别以滴液法、琼脂涂抹法、注射法诱导处理桑树幼苗顶芽、春伐桑幼芽、桑树雌花,其诱变率分别为30.96%、10.12%、2.56%,而应用该诱导剂组合对桑树种子浸渍诱导9d,可100%获得形态变异植株,其中有11.9%的突变植株成活。以稀释400倍的氟乐灵溶液替代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采用浸渍法对桑树种子诱导处理5d,其诱变效果与用0.2%秋水仙素+2%DMSO浸渍9d的效果相当。通过植株形态观察和染色体鉴定,确认从12个供试桑树品种或杂交组合中获得了四倍体植株或枝条,可作为桑树多倍体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分类号: S888

  • 相关文献

[1]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述评.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 1992

[2]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51号选育报告. 唐翠明,罗国庆,王振江,吴剑安,吴福泉,杨琼,肖更生,陈列辉,钟建武,黄炳辉. 2011

[3]基于桑树冬芽的多倍体诱导与初步鉴定. 刘岩,林天宝,朱燕,吕志强. 2019

[4]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的育成. 唐翠明,罗国庆,吴剑安,吴福泉,杨琼,肖更生,陈列辉,钟建武,任德珠,黄炳辉. 2006

[5]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朱俭勋,吕志强,周勤,潘美良,朱燕. 2006

[6]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 1992

[7]SCoT分子标记在猕猴桃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变异鉴定上的应用. 张晋,黄继魁,黄诚梅,周秋娟,陶伟,唐娟. 2018

[8]君子兰水培方法试验. 郭秀珠,王月英,黄品湖,陈义增. 2005

[9]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7431的区域性鉴定及农村生产试验. 任作瑛,黄盖群,佟万红,危玲,殷浩,郑继川,姚永权,张和灵. 2010

[10]龙眼叶片元素含量与成花关系研究初报. 黄业球,蔡炳华,陈少珍,苏国秀. 2003

[11]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7431的育成. 黄盖群,殷浩,佟万红,危玲,郑继川,姚永权,任作瑛. 2013

[12]小麦单倍体育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崔婷,李亚莉,乔麟轶,郭慧娟,董艳辉,任永康,唐朝晖. 2016

[13]桑树四倍体品种团桑11号的选育. 张正国,陈祥平,范小敏,杨今后,冯永德,柯皓天,吕银. 2015

[14]化学药剂诱导春小麦孤雌生殖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魏亦勤,刘育灿,张双喜,马素琴,龚月娟,李红霞,杨瑞霞,王存忠,李功. 2000

[15]柑橘四倍体田间化学诱导技术研究. 万水林,刘召亮,胡钟东,闫承璞,DUAN Xian-ming,王雨亭. 2018

[16]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强桑2号的育成. 吕志强,杨今后,计东风,杨新华,张正国. 2012

[17]小麦幼苗丁布的化学诱导. 赵媛,董丰收,姚建仁,KARLHURLE. 2005

[18]植物化学诱导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马延娜,薛静,徐摇光,张晓东. 2013

[19]湖北海棠病程相关蛋白MhPR8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张计育,渠慎春,薛华柏,高志红,郭忠仁,章镇. 2012

[20]几种化学试剂在鲜枸杞颗粒冲剂生产过程中的杀菌消毒效果研究. 李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