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条斑病毒ORFⅠ、ORFⅡ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和自激活特性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湛松

作者: 林湛松;王健华;张雨良;江林;杨文君;余乃通;刘志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蕉条斑病毒;原核表达;细菌双杂交;Western blotting;自激活鉴定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10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1072-10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前,香蕉条斑病毒所有3个ORF表达产物功能均不明确,通过双杂技术研究病毒未知蛋白与宿主蛋白的互作,可以初步推断未知蛋白的功能。本实验旨在构建香蕉条斑病毒ORFⅠ和ORFⅡ在细菌双杂系统中的诱饵质粒。首先以课题组保存的连接有香蕉条斑病毒河口分离物全基因组的pMD-18T载体DNA为模板,经过PCR扩增,切胶回收,并通过与带有λcI基因的pBT载体共同双酶切及T4连接酶连接后,得到与λcI基因融合表达的重组载体pBT-ORF1和pBT-ORF2。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MRF'报告菌株,用IPTG(0.1mmol/L)诱导目的基因片段表达。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ORF1-λcI和ORF1-λcI两种融合蛋白均成功表达,且大小与预期一致。之后,pBT-ORF1及pBT-ORF2分别与空质粒pTRG共转化XL1-BlueMRF'报告菌株,pBT空质粒和pTRG-Gal11p共转化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pBT-ORF1及pBT-ORF2均无自激活现象,可以进行后续的细菌双杂工作。本实验为BSV与宿主的细菌双杂系统的建立及蛋白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36.68`Q939.4

  • 相关文献

[1]香蕉条斑病毒云南河口分离物开放阅读框Ⅱ的原核表达、融合蛋白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林湛松,王健华,刘志昕. 2011

[2]香蕉条斑病毒ORF Ⅰ、ORF Ⅱ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林湛松,王小明,龚殿,刘志昕. 2011

[3]香蕉条斑病毒云南分离物ORFⅠ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制备. 王健华,林湛松,张雨良,杨文君,余乃通,刘志昕. 2011

[4]香蕉条斑病毒CP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邱世明,庄军,刘志昕. 2007

[5]棉花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鉴定. 李波,倪志勇,石庆华,范玲. 2010

[6]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C基因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的初步研究. 王锦祥,程晓霞,陈少莺,陈仕龙,林锋强,王劭,李兆龙. 2014

[7]大豆球蛋白A1a酸性多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刘宾,滕达,杨雅麟,王建华. 2011

[8]结核分支杆菌MPT83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的克隆、表达与鉴定. 尤敏,邓小波,崔尚金. 2008

[9]棉花GhCOMT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纯化和Western鉴定. 李波,倪志勇,李晓东,范玲. 2012

[10]棉花GhCOMT3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李波,倪志勇,范玲. 2010

[11]甘蔗黄叶病毒P0蛋白基因细菌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和自激活鉴定. 杨文君,余乃通,张雨良,王健华,谢慧敏. 2015

[12]花生丛枝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克隆及细菌双杂交诱饵质粒构建. 杨文君,张雨良,王健华,余乃通,林湛松. 2011

[13]香蕉条斑病毒及其所致病害研究进展. 范武波,吴多清,王健华,刘志昕. 2007

[14]海南香蕉条斑病毒的检测. 陈善辉,王健华,曾燕君,刘志昕. 2010

[15]香蕉条斑病毒PCR检测方法的正交优化. 陈善辉,王健华,刘志昕. 2009

[16]香蕉条斑病毒病研究进展. 邱世明,牛立霞,刘志昕. 2007

[17]香蕉条斑病毒ORF Ⅰ基因克隆及编码蛋白和同源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黎维丽,余乃通,李俊成,王健华,李宾宾,刘志昕. 2019

[18]香蕉条斑病毒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彭军,郭立佳,王国芬,杨腊英,汪军,黄俊生. 2012

[19]mPRα在性成熟雌性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组织中的定性定量表达特征. 李晓妮,柳学周,史宝,徐永江,李晓晓,张金勇. 2017

[20]膜孕激素受体(mPRα)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李晓妮,柳学周,史宝,徐永江,张金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