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料中促平菇生长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俊杰

作者: 张俊杰;王京琪;刘芹;刘晴;崔筱;张玉亭;吴杰;孔维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平菇;菌株分离;鉴定;IAA测定;促生菌株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05 期

页码: 142-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平菇发酵培养料含有吲哚乙酸(IAA),IAA促进平菇生长发育.为了找到产生IAA能力强的微生物菌株,首先,采集不同时期的平菇发酵料样品,采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菌株.其次,挑选120株菌利用显色反应进行产IAA能力的定性分析及定量测定,并对高产IAA菌株进行平菇促生试验研究.最后,利用GUTC法提取产IAA能力强的菌株的基因组DNA并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基于构建的16S rRNA基因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120株菌中有116株菌产生显色反应,即证明这116株菌有产IAA的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显色程度,有88株菌的IAA显色程度较低,28株菌的IAA显色程度相对较高.挑取这28株菌进行定量测定,其中,AFX-13-3、XWW-4-3、LTX-11-3、AMB-8-2、AMB-10-2、AMB-14-3、ST-1-2、ST-3-2、ST-4-2 等 9 株 菌所产 IAA的质量浓度达到20 mg/L以上.AFX-13-3产IAA的能力最强,其IAA平均质量浓度达到85.18 mg/L;其次为AMB-10-2、ST-3-2、AMB-8-2、XWW-4-3,其IAA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 39.35、34.12、30.94、30.71 mg/L;ST-1-2、ST-4-2、LTX-11-3、AMB-14-3产IAA的能力相对较弱,其IAA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4.41、24.09、22.26、21.94 mg/L.平菇促生试验结果表明,AFX-13-3、XWW-4-3、LTX-11-3均有较好的促生作用.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AFX-13-3属于巨大芽孢杆菌属,XWW-4-3、LTX-11-3属于谷氨酸杆菌属.

分类号: S646.1+4

  • 相关文献

[1]两株耐热有机质降解芽孢杆菌分离鉴定. 袁伟涛,张婷,马翠柳,王凯英,刘晗璐. 2024

[2]平菇锈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部分生理特性. 吴小健,王灿琴,吴圣进,韦仕岩. 2017

[3]茅山地区蝉花菌株的分离及其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陈成,许佳伟,孙细涓,贾俊强,桂仲争. 2015

[4]一株厌氧发酵木糖产氢细菌的分离及其产氢特性研究. 刘星,马诗淳,黄艳,周正,张辉,邓宇. 2015

[5]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张珏锋,吴鸿,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7

[6]多氯联苯的生物修复. 帅建军,熊飞,彭日荷,姚泉洪,熊爱生. 2011

[7]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宗海明,张瑞颖. 2011

[8]铜对平菇生长发育、品质和铜含量的影响. 孔维威,卢娇娇,孔维丽,袁瑞奇,韩玉娥,段亚魁,张玉亭,康源春. 2017

[9]食用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初报. 范雷法,潘慧娟. 2005

[10]醋糟栽培平菇生产试验研究. 周劲松,杨志祥,马宏瑞,马敏. 1996

[11]夏枯草药渣栽培平菇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何佳芳,陈龙,芶久兰,赵欢. 2014

[12]种植嫩"蘑菇"效益大增. 曹德宾. 2017

[13]平菇绿霉菌新型抑制复配剂的研发. 董晓慧,唐铭,薛英会,姜辉,单大鹏. 2015

[14]酱香型白酒丢糟代屑栽培平菇试验. 王冲,连宾,潘牧,丁远怀,张林. 2013

[15]艾纳香残渣培养平菇技术. 丁映,何元农,关克忠,邹纯礼. 2007

[16]铜胁迫对平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卢娇娇,孔维丽,袁瑞奇,韩玉娥,康源春,申进文,张玉亭,孔维威. 2015

[17]平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周佳君,李超,陈尚龙,王乃馨,商学兵. 2012

[18]平菇单孢杂交种选育. 韩冰. 2015

[19]平菇枝条种制作技术要点. 孟庆国. 2019

[20]杏鲍菇废料替代玉米芯栽培平菇试验初报. 孙玉禄,冀宝营,李鑫,孙立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