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n1a基因进行粳稻穗粒数改良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殷得所

作者: 殷得所;李进波;万丙良;方国成;戚华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Gn1a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穗粒数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6 年 55 卷 21 期

页码: 5455-5457+5518

摘要: 增加穗粒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培育高产中熟粳稻新品系,采用回交育种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感温型大穗品系HK05418的大穗基因Gn1a导入到感光型优质晚粳品种秀水134中。在BC2F4代得到农艺性状稳定、等位基因纯合、早熟且每穗粒数、单株产量显著优于秀水134的稳定株系C3068。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自然高低温胁迫下粳稻穗粒数相关性状稳定位点的发掘. 江建华,吴爽,胡长敏,景春雨,王德正. 2018

[2]与粳稻B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的实用SSR标记的筛选. 程保山,洪德林,万志兵,郭媛. 2011

[3]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长农粳1号’的稻瘟病抗性. 曾晓强,胡慧,高若愚,何丽萍,田雨,徐俊英,杨隆维,常玉晓,徐建龙,邱先进. 2022

[4]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长农粳1号'的稻瘟病抗性. 曾晓强,胡慧,高若愚,何丽萍,田雨,徐俊英,杨隆维,常玉晓,徐建龙,邱先进. 2022

[5]江苏省部分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分子检测. 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王才林. 2009

[6]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优良食味、低谷蛋白香粳稻新品系. 陈涛,赵庆勇,朱镇,赵凌,姚姝,周丽慧,赵春芳,张亚东,王才林. 2023

[7]玉米杂交种间种增产效应的研究. 党久占,吕志敏,张玉金,米志恒,阎礼,孙相春,贺军. 2014

[8]哈尔滨地区不同熟期水稻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规律. 卞景阳. 2009

[9]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穗部发育和粒重的影响. 刘璇,王瑞丽,周伟,方保停,郑宏远,张艳林,詹克慧. 2013

[10]水稻穗粒数相关基因的初步定位. 余建平,张强,熊海燕,朱汝财,李自超. 2013

[11]小麦雌性育性遗传的分离分析. 窦秉德,徐海风,侯北伟,张新玲,王芳,刘福霞,杨晋彬,杨文杰. 2009

[12]抗低温冷害调理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彭杰,王伟中,顾大路. 2016

[13]滇中地区旱地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探讨. 余淑君,李惠兰,胡群英. 1990

[14]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穗粒数QTL. 朱金燕,杨梅,王中德,王军,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梁国华,仲维功. 2013

[15]玉米果穗覆膜对籽粒发育的影响. 张凤路,王志敏,阎建河,赵明,赵久然,郭景伦. 1999

[16]减数分裂期高温对水稻穗粒数影响的定量分析. 石春林,骆宗强,江敏,侍永乐,李映雪,宣守丽,刘杨,杨沈斌,于庚康. 2017

[17]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单福华,田立平,马巧云,王汉霞,高新欢,任立平,张风廷. 2018

[18]生殖生长早期水分胁迫降低作物穗粒数的研究进展. 彭巧慧,刘孟雨,姜净卫,董宝娣. 2013

[19]冬小麦不同品种旗叶汁液组分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万克江,薛绪掌,王志敏,高志远. 2005

[20]多粒小麦种质普冰10696的幼穗发育特性分析. 郑永胜,王丽媛,王晖,张晗,王穆穆,王东建,刘伟华,李汝玉,李立会.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