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小食心虫性行为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纯寿

作者: 尹纯寿;张忆青;刘秀芳;李爱华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山东果树

ISSN: 1002-2910

年卷期: 1982 年 02 期

页码: 8-12

摘要: 桃小食心虫成虫白天隐蔽不动,凌晨0-3时雌、雄交配,黑暗中雌雄交配活动是通过桃小性外激素A~顺一7-廿烯-11酮,B~顺-7-十九烯-11酮联系完成的。一个合成的桃小性外激素500ug水碗诱捕器,一夜最多诱雄成虫110头,因此桃小食心虫性外激素的合成,为既无趋化性、又无明显超光性的桃小食心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诱捕测报方法.但在防治应用研究上,尚未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为了探索用于防治的前途,对桃小食心虫性行为作了初步观察,其中包括桃小雌成虫求偶行为及性外激素对雄成虫性行为的测定,供进一步开展桃小食心虫性外激素应用研究参考。 试材及方法 虫源:三月上、中旬从枣树下筛取自然脱果越冬虫茧,在室内埋入养虫缸.五月上、中旬加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0%以上.六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出土化蛹,在羽化前 1—2天,把待羽化的单蛹分装在指形管内,用湿脱脂棉球塞紧保湿,待其羽化,取得未交配雌、雄成虫。 任外激素: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江苏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提供.化学结构为A、顺一一7--6烯一11-一酮, B、顺一7一十九烯一一11-一附。 A:. B配比为95: 5。测“定华成虫性反应的时辰”节律及羽化夭数与反应率的关系,用江苏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提供的聚乙烯管状诱芯,每3.SC。含桃小性外激素500Ug。测定雄成虫对不同剂量性外激素的反应李,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提供的桃小食心虫性外激素原油.测定时用丙酮稀释成母达,再用微t吸液管按测定所需剂量,吸取不同量的百酮稀释液,滴在直径0.gC’ffi的中性游纸片上,待丙日挥发后,放入冰箱内保存备用。 现出方法:试验于六、七月份由问成虫发生期进行,傍晚5—6时将待观察的成虫放入玻璃管内,上端益有36目纱网,下端插入有湿沙的平底皿内.为接近田间自然条件,玻璃管内放小苹果1个,傍晚6—7时移量由问,次日凌晨4—5时再移入室内.夜间观察用微弱绿光电价德明.并用自记温、湿度计记录2-4小时温、湿度. .山东农学院植保系77同学生迟作兴、田玉泽参加部分工作;文中南片由李伯真同志协助拍板。陆秋农例所长市间文稿.一并致谢。 观察结果 一、雌成虫的求偶行为: 1.求偶行为过程的描述:雌成虫白天隐蔽不动,触角后伸贴于体背两侧,两翅合拢置于体背,后足后伸贴于腹部两侧,仅以前,中足支撑胸部。一般傍晚8时开始,触角伸向前上方并不停的摆动,沿器壁爬行或原地振翅。多数雌成虫从零点开始,静伏于器壁或苹果上,后足股节逐渐向前移动与体轴成30—45”角,仍贴于腹部两侧,此过程历时2—5分钟,可谓求偶开始(如照片l)。稍后两翅渐渐展开,产卵器时伸时缩,两翅立于体背,或两翅平展仅后缘分开,同时后足腿节逐渐伸直,将腹部抬起,此时前、中、后足将整个虫体抬起与支持物平行,腹部末端微翘,产卵器稳定伸出体外,呈典型求偶姿态(如照片。)。求偶过程历时不一,求偶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求偶开始的时问早晚,一般求偶一旦开始,可持续到凌晨3时左右。在求偶过程中,若遇振动或强光刺激,典型求偶姿态立即消失,但不利因子解除后,很快恢复稳定求偶姿态.求偶结束时,产卵器时伸时缩约5—10分钟后方缩回,继则爬行或飞动,静止后恢复正常姿态。 2.求偶的时辰节律: 1964年张领耘等用目测法)报导大部分成虫在凌晨 0— 2时交配。为了明确雌成虫交配前的求偶涪动,我们对雌成虫求偶的时辰节律进行了观察(见图1)。 观察结果表明,未交配雌成虫求偶时间全部出现在23时至次日凌晨4时,其中凌晨1—2时求偶率最高,占全夜求偶率的79.l呸,尤以1时求偶率最高,占全夜求偶率的55.0 qo,傍晚22时前,凌晨4时后未见求偶,求偶高峰与本试验雄成虫性反应的高峰吻合,均出现在凌晨1时。设想由于雌成虫求偶,释放出性外激素,引起雄成虫性反应,寻找雌成虫交配。 3.求偶次数和求偶率;未交配雌成虫求偶次数和求偶率如表丑。雌成虫终生不求偶的占14.4yol,求偶的占85. 6 4O,说明大部分雌成虫均能求偶。其中求偶 1次的占 18. 9 qo, 2—7次的占 66. 6 gro,即大部分雌成虫求偶2次以上。最多的终生求偶7次;多次求偶和较高的求偶率均有利于雌成虫交配。 已交配雌成虫求偶率甚低,仅有 15. 6 qo,说明大部分雌成虫终生交配 1次占多数。 4.求偶与成虫羽化天数的关系:雌成虫的求偶标志着性器官的成熟,在观察的74头成虫中,从雌成虫羽化当夜至自然死亡止,每天均有求偶的雌成虫,但当夜求偶较少,仅有14.gqo。羽化后1天求偶率为44.6qo,羽化后2—4天求偶率平均高达53.1@。在正常自然情况下,雌成虫羽化后1—2天,只要有性反应的雄成虫飞向雌成虫,雌成虫即可交配.已求偶而未交配的雌成虫羽化后第6天,仍保持较高的(43.21O)求偶率,也是雌成虫交配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5.求偶与温湿度的关系:温湿度是昆虫生殖的重要生态条件,从桃小雌成虫求偶率看,相对湿度明显影响着雌成虫的求偶率,特别在成虫羽化后1—3天,雌成虫生理求偶高峰期,凌晨0—’时的湿度大小,直接影响到雌成虫零偶率高低。成虫羽化后1—3天,凌晨0—3时相对湿度平均为93.7 qo,雌成虫平均求偶率为63.4q0,羽化后第三天求偶率高达72项。凌晨0—3时相对湿度平均为65.8畅,雌成虫求偶率最低,平均为40.4锯,最高求偶率为43.sqo。相对湿度为84.1%时,雌成虫平均求偶率为49.gqo,最高求偶率为54 qo,表明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雌成虫求偶。温度的变化与雌成虫求偶率的关系不明显,雌成虫羽化后1—3天,凌晨0—3时,平均气温18—22℃之问,雌成虫求偶率最高;平均气温高于25 oC,相对湿度低于70qo,雌成虫求偶率较低。查阅我省7—8月份桃小成虫发生期气象资料,凌晨0一3时相对湿度90 qo左右,平均气温稳定在20—25 t,适宜雌成虫求偶,因此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成虫交配率高,是桃小食心虫发生的重要生态条件。 二、华成虫性行为的测定 1.雄成虫对性外激素反应的时辰节律:在自然条件下,雄成虫多处于静止状态。当性外激素插入测定管内之后,雄成虫很快由静止到活动,先后出现触角摆动,虫体沿管壁或诱剂振翅,腹部末端伸出抱握器等交尾动作。雄成虫对性外激素反应以凌晨1时最为明显,占全夜总测定雄成虫的47.7畅. 21时反应率较低,为27.5椭。 23时和凌晨 3时反应率接近,分别为34. 3 %、 37. lqo。反应的高峰时间和雌成虫求偶的高峰吻合。测定结果表明,作为桃小性外激素生物测定时间.以凌晨0—3时最为适宜。 2.雄成虫羽化天数与性反应的关系:已知羽化后未变现雄成虫在1—6天内均能保持较高的求偶率,因此雄成虫性反应与羽化天数的关系,影响到雌成虫的交配率。雄成虫羽化后当夜就有较高的性反应,反应率为 28. 6 40,是同日羽化雌成虫求偶率的1倍,因此雌成虫羽化后的当夜就有足够的雄成虫等候交配。雄成虫性反应的高峰是羽化后1—3天,羽化后第二天性反应率达到高峰,反应率为57.44o。性反应的时间和反应率的高峰均和雌成虫求偶时间和求偶高峰吻合(图2)。雄成虫羽化后第4天反应率明显下降,但成虫交配多在羽化后1—2天完成,雄成虫寿命略短于雌成虫不影响成虫的正常的交配活动。 3.已交配雄成虫性反应率:一已知交配后雌成虫求偶率甚低,雌成虫一次交配为多。交配后雄成虫性反应直接影响到成虫交配的高低。观察结果表明,已交配雄成虫性反应率很高,交配后 l—3天性反应率分别为66.7畅、 39. l@、63. lqo,说明雄成虫可交配多次。雄成虫性反应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保证了田问桃小食心虫能大部分交配。 4.不同剂量性外激素与雄成虫性反应的关系:为了对诱捕雄成虫提供一个合理的剂量,在测定雄成虫性反应率的基础上,迸行了不同剂量性外激素与雄成虫性反应率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在雄成虫性反应最敏感的凌晨1时,雄成虫对50OUg、丑00O U g、2000ug、 3000ug、性外激素反应率均在501O以上,但仍表现出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反应率升高从性反应的时辰节律看。50oUg至200oU叫E常明显(见图3)。剂量增加至300oUs,雄成虫反应的时辰提前,21时就有40qo的雄成虫出现振翅.抱握器伸出等要求交配的动作,凌晨3时50oUg、1000Ug的反应率明显下降,而200OUg至300oU g仍有60qo左右的雄成也表现出反应。但在反应最高的1时,仍有30%的雄成虫处于无反应的静止状态. 5.性外激素对成虫交配的影响:在观察成虫性行为的基础上,测定了性外激素对成虫交配的影响(见表2).放置金帅苹果与对照两处理的交配率接近,分别为41.2q0和40畅.50OUg性外激素明显的影响了桃小食心虫的交配,交配率仅有14.7他比对照交配率(40畅)低25.3畅。金帅加500Ug性外激素的交配率低于单置金帅,高于性外激素,于分两者之间,交配率为 36. lqo。说明在有苹果的环境内性外激素(50oUg)并没有明显的干扰雌、.雄成虫的交配。 小结与讨论 (一)桃小食心虫性行为的观察结果表明,雌成虫一生多次求偶,一次交配为主。交配后的雌成虫,本能的调节与未交配雌成虫对雄成虫的竞争,使更多的雄成虫飞向正在求偶的雌成虫.而雄成虫一生多次性反应。交配后的雄成虫,性反应率并不降低。因此.持续的保证了与雌成虫充分交配的机会,其生物学意义,保证了本种群的交配繁频,根据试验田间虽有的畅的雄成虫诱回率,但雌成虫仍能获得正常交配,这可能是各地诱捕防治试验未取得明显防治效果的生理原因。 (二)另外通过观察,雌成虫典型求偶后比较稳定,用“玻璃罩”法可以监测成虫的交配率。凌晨1时雄成虫反应最敏感,是性外激素生物测定的最好时间。 (三)观察结果还认为,增加性外激素的剂量,可以改变桃小雄成虫性反应的规律,因此有可能提高诱捕效果。山东农学院植保系77届学生迟作兴、田玉泽参加部分工作,文中照自由李伯真同志协助拍摄。陆秋农副所长审阅文稿,一并致谢。 桃小食心虫性行为的研究@尹纯寿$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张忆青$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刘秀芳$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李爱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